世界貨運研討會首在港舉行 探討航空貨運數字化及可持續發展

【點新聞報道】「世界貨運研討會2024」今日(12日)起一連三日在亞洲國際博覽館舉行。世界貨運研討會是全球空運業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亦是首次在香港舉行。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致辭時表示,香港是國際貿易和貨運業務的全球樞紐,在疫情前每天有超過1100個航班連接220多個目的地;香港國際機場去年處理約430萬噸貨物,這意味着香港機場或再次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他又指,到去年底香港機場旅客吞吐量已經恢復到疫情前80%的水平,相信今年將全面復甦。陳茂波提到正在擴大的基礎設施,包括今年底前即將啟用的機場三跑道系統,預計到2035年機場將具備每年處理1.2億旅客和超過1000萬噸貨物的能力。

機管局主席蘇澤光表示,去年本港航空貨運量增長3.2%,客運量自去年3月復常後已恢復至疫情前約70%。三跑道系統未來能提高機場處理旅客和貨運的能力,同時還有各類設施提升旅客的體驗,包括5G、面容識別、無人駕駛等技術。他還提到,機場貨運設施正在擴建中,其中阿里巴巴已建立物流中心。

機管局主席蘇澤光。(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表示,航空貨運在香港乃至全球持續發揮着關鍵作用。幾十年來,集團與特區政府、機場管理局、自由貿易區以及無數其他重要的空運貨運行業相關者攜手合作,將香港打造成為世界領先的空運貨運樞紐,以及連接內地與西方的主要門戶。他還提到,最近國泰購買了六架新的空客A350F貨機,並可能再購買20架,這表明國泰作為香港本土的航空公司,對香港國際航空和物流業的未來長期發展充滿信心。

國泰航空行政總裁林紹波。(點新聞記者章芸菲攝)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全球航空貨運主管布蘭登·沙利文(Brendan Sullivan)就航空貨運在數字化、安全和可持續發展領域取得的成果進行分享。他表示,航空貨運量現已回到疫情前水平並企穩。當前的挑戰是確保航空貨運能夠在實現高效、安全和2050年凈零碳排放目標之下保持增長。目前通過努力,航空貨運業已為加快上述領域的發展夯實了基礎。

沙利文指出,航空貨運業最大的機遇是數字化。雖然其進度慢於預期,但發展的成果十分扎實。從貨物追蹤到清關,貨運業務的各方面都在用數字解決方案取代低效的紙質手動流程。這些都已是現實圖景,國際貿易也日趨高效。他呼籲,各國政府要始終如一地執行全球標準,供應鏈合作夥伴需要一起合作克服共同的挑戰,整個行業必須保持一致,以確保統一有效的數字化運作。

「世界貨運研討會」是全球空運業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今年由香港國際機場擔任主辦機場,國泰貨運為主辦航空公司。該研討會匯聚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貨運代理、地勤服務供應商、付貨人及規管機構,探討業界最新的發展趨勢、挑戰及機遇。

(點新聞記者章芸菲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世界貨運研討會首在港舉行 探討航空貨運數字化及可持續發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