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金麟
今天是三八國際婦女節,作為香港社會的「半邊天」,香港女性活躍於社會各界,推動着香港的由治及興,「巾幗之花」以獨特的色彩盛放於香江之畔。在這個特別日子,行政長官李家超亦向司局長團隊中的女士送上心意,感謝她們過去一年竭盡所能,盡心盡力為香港服務。
李家超說,婦女在家庭和社會各行各業都發揮着重要角色,是香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感謝香港婦女對社會作出的貢獻。他提到,政府會繼續與各界攜手建立一個相互尊重和包容的社會,讓每個人都能發揮所長,活得精彩。
事實上,婦女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社會的中堅力量,儘管在封建制度下,她們沒有得到平等的權利,但是從抗日戰爭時期的捐款籌款活動,到東江游擊隊的救援和軍事行動,都不乏婦女參與。在戰後香港的經濟建設中,從勞工到專業服務,婦女們在不同階層都作出了貢獻。隨着教育水平的提升,她們不但地位大有改善,有不少人更活躍於政壇和社會服務領域,與香港的發展密不可分。如世界衞生組織前總幹事陳馮富珍,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立法會前主席范徐麗泰,香港特區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李慧琼,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等,她們在不同行業發揮專長,為香港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作出獨特貢獻。
就是在特區政府內部,主要官員中就有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教育局局長蔡若蓮、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海關關長何珮珊等六位女性官員,足以凸顯巾幗不讓鬚眉,新時代的婦女能頂半邊天。
不僅是香港,整個國家因受普及教育之惠,女性的知識水平提高,兩性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婦女的社會與經濟地位不斷提升,可爭取與男性同等的發展機會。如普華永道(羅兵咸永道)中國今天在社交平台發文指,現時女性員工數量佔整體員工數量的63%,58%的經理及以上崗位由女性擔任,2024財年女性在新晉升合夥人中的佔比為51%。
不過,在香港,婦女發展仍然面臨一些問題。海德思哲國際諮詢公司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香港市場有超過八成(81%)CEO為非本地人才,比例不但為全球最高,亦大幅高於其他亞太地區。然而,香港在性別和跨境經驗多元化兩方面雖然有所提升,但仍落後於其他亞太地區。2023年香港恒指企業有8%的CEO為女性,按年增長3個百分點,但較亞太區平均水平(12%)仍低4個百分點。
而一項關於女性職場高管佔比趨勢的調查顯示,今年,全球女性高管比例為33.5%,按年增加1.1%。拉丁美洲以36%的比例領先於其他地區,亞太地區比例則降到31%,按年跌1%。不過,雖然亞太地區表現遜於全球基準,但日本卻因政府增加了對照顧子女的援助和改善產假等政策,促進了女性勞動力增長。日本女性高管比例從2004年的8%,倍增到了今年的19%。印度女性高管的比例也從2004年的12%升至今年的34%。調查指出,能夠自由選擇工作地點是留住女性人才、提升女性職場地位的重要因素,亦有助企業培育人才。在這方面,香港女性高管的比例之低,亦能反映出部分問題。
好消息已經傳來。李家超表示,政府重視婦女在生活和事業等各方面的發展和相關支援。政府在去年施政報告中提出設立「婦女事務專員」會在下月就任,專責推動婦女事務工作。同時,政府會設立一站式家庭及婦女資訊平台,平台將於下半年推出,女士可在該平台中找到有關家庭教育、婚姻、婦女健康等資訊,以及分享與婦女相關的法律資訊,讓面對壓力和困難的女性得到更多支持和幫助。政府亦會主辦首屆家庭暨婦女發展高峰會,收集意見制訂更聚焦支援婦女發展及推動家庭教育的措施。
對於社會關心關注的女性面臨的問題,當局與家庭議會將於今年下半年推出一項為期5年的全新家庭教育推廣計劃,以資助民間推行非牟利的家庭教育項目。新計劃將整合現時由家庭議會推行的「支援家庭措施的主題贊助計劃」,並把資助金額由現時的每輪400萬元增至每年800萬元。資助範疇亦會擴闊,預期計劃下的項目可涵蓋新手父母教育、親子教育、維繫家庭關係及其他與婚姻有關的題目,以照顧不同家庭的需要。
在當前政府鼓勵生育、派發2萬元生育津貼的背景下,更需要加強對女性的支援措施,包括加強對幼兒託管服務的支援,釋放女性勞動力。企業也要給女性員工創造更便利的工作條件和環境,如渣打香港將僱員有薪侍產假及領養假由兩周大增至20周,同時令員工有更多靈活性安排在家工作或彈性工作時間,以方便照顧家庭或個人生活需要。類似的支援舉措,值得政府機構及社會各界參考借鑒。
我們期待並相信,有更多協助婦女在家庭和社會發揮獨特作用的措施陸續出台,以增進家庭幸福及社會和諧,讓女性繼續為香港經濟社會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