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餐廳是香港獨特飲食文化,還創出不少專用術語。近日有內地遊客在香港餐廳點菜時,因看不懂餐牌而鬧笑話,令他不禁慨嘆自己「沒文化」、「英文不認識,現在中文菜單也不認識了」,帖文引起網民熱議,紛紛留言笑言「我也這樣」、「真的太難了」。
該名網民在小紅書以「在香港點菜出洋相」為題發帖,笑言確實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地道的廣東話茶單,尋思着英文不認識,現在中文菜單也不認識。從其上傳影片,顯示日前遊港時在餐廳用手機下單,點選一份手工牛丸湯米粉配熱鴛鴦的套餐。
他在字幕表示「看不懂菜單,沒文化鬧笑話」,並圈出畫面中「鴦走」(鴛鴦轉煉奶)、「叫起」(食客叫上菜才上菜)的字眼,指「鴦走了,你說啥叫鴦走」、「餐廳還有叫起服務」。之後點選配菜時,他見到「走菜」、「走蒜」、「走蔥」時,誤以為「走一份」是「要一份」的意思,於是全選了。結果上菜時只剩下5粒牛丸及清湯麵,他形容當下「一端上來,我人都想走了」。
帖文引起網民熱議,有人大表認同「我也這樣」、「真的太難了」、「哈哈笑死我了」;有人分享類似經驗,「我試過想吃點菜,轉了生菜底,然後拿回來一沒有米粉了,原來轉生菜底就是把我米粉換成生菜了」。
有港人留言安慰指「反蛋、熟蛋、茶走、奶走,本香港人也不懂」,樓主看後亦回覆表示,「我釋然了」。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