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文藝香港|正宗香港味 香港藝術館「常懷觀眾在心中」|專訪莫家詠

【點新聞報道】香港藝術館作為香港最重要的文化地標之一,承載着展現香港本地藝術、歷史遺產以及對接國際與當代藝術潮流的重任。它不僅提供一個鑒賞作品的空間,更致力於啟發思考與教育公眾。香港藝術館憑藉其卓越的策展內容與參觀體驗,不久前在國際旅遊評論網站Tripadvisor上榮獲了「Travellers' Choice 2023」大獎,這一榮譽不僅是對藝術館專業水平及影響力的肯定,更是對香港文化底蘊與魅力的全球性認可。點新聞記者今次專訪香港藝術館總館長莫家詠博士,聽聽她如何介紹這間滿是香港DNA的藝術館。

莫家詠深知每一次精心策劃的展覽,都是為了讓每一位訪客能在此找到共鳴、體驗驚喜。(點新聞記者葉德榮攝)

用心策劃每一場展覽 讓訪客愛上藝術

在繁華喧囂的維港邊,人群熙熙攘攘。這座快節奏的城市,有無數引人入勝的藝術展覽,吸引人們穿梭其間。身為香港藝術館總館長的莫家詠時不時穿梭在香港藝術館的不同展廳,微笑着觀察觀眾們的反應。她深知,每一次精心策劃的展覽,都是為了讓每一位走進藝術殿堂的訪客能在此找到共鳴、體驗驚喜,並最終愛上藝術。

翻開Tripadvisor等海外旅遊網站的香港藝術館頁面,很多遊客打了滿分並分享自己的參觀感受——「香港藝術館彷彿是一個時空隧道,讓訪客在短時間內深刻領略到這座城市的底蘊」、「藝術故事生動地詮釋了何為香港,這裏是港味濃厚的文化心臟」、「館內五層豐富的展覽各具特色,既有跨越古今的華夏遺珍,又有現代創意布局的留白空間,每個角落都可能成為視覺和心靈休憩的綠洲」、「此處無愧於香港代表性的展館之稱」⋯⋯

留言無法盡錄於此,從中卻很能管窺到中外遊客對香港藝術館的喜愛之情。「『很用心』是觀眾對我們工作最常提及的評價,作為運營一間博物館的策展者都很開心,因為原來我們擺出的心機,觀眾是看得到的。」莫家詠說。

策展團隊通過精心策劃各類展覽項目與互動體驗,搭建與旅客溝通的橋樑,讓他們在藝術館找到了共鳴,感受到了被尊重與貼心照顧。莫家詠認為,這種如同找到知音般的情感連接,無疑是提升藝術館吸引力和促使觀眾反覆造訪的關鍵所在。

「愛上藝術!」當被問及最想對參觀觀眾說的話時,莫家詠深情寄語。她表示,香港藝術館的館長們、設計師和場地經理都熱愛藝術,並希望通過每一次展覽,讓觀眾在短時間內觸摸到這座城市的精神內核,領略香港的故事、魅力與活力。

常懷觀眾在心 探索人文結合科技新維度

「我讓同事記住一句話,『常懷觀眾在心中』。」莫家詠分享,這是團隊策展的核心所在,從自身作為觀眾的角度出發,思考哪些元素、體驗或互動方式能夠引起共鳴,並深深打動人心。秉持這一獨特策略,團隊才能成功策劃並推出深受觀眾喜愛的藝術展覽和藝術品。

莫家詠透露,香港藝術館團隊致力於將這一關懷精神貫徹於藝術活動的每個環節,包括運用創新的藝術科技裝置提升觀眾參與度,以及精心製作展覽小冊子、貼紙及周邊紀念品,以增強觀展記憶點。

例如,之前《三城記》展覽與香港理工大學合作,藉助VR及XR等技術,讓觀眾虛擬試穿清代受到外銷絲綢靈感啟發而設計的服裝。在《稻浪四時》展覽上,聯手藝團與AI科技,將藝術家怎樣從大自然中取材的數據和資料輸入AI程式,使觀眾能沉浸在藝術家根據自然素材創作的美感體驗之中,結合實物參觀,進一步豐富觀賞層次。在剛結束的「提香與文藝復興威尼斯畫派──烏菲茲美術館珍藏展」中,參觀者更能通過「AI提香畫室」裝置,現場拍攝、生成一副提香風格的肖像畫,並且能在一旁的畫廊牆立刻看到成品。

點新聞記者以AI技術生成的模擬人物油畫像。(點新聞記者葉德榮攝)

在運用科技輔助參觀的同時,莫家詠帶領的團隊也注重對比展示,啟發觀眾思考科技作為重要媒介,但藝術的靈魂仍然源於人的創意與情感表達。在「驚喜肖像畫工作坊」中,團隊邀請速寫藝術家現場作畫,提香的真跡、AI提香的數碼繪成品、速寫藝術家的現場創作,三者比較,讓參與者直觀感受到人類藝術家畫獨特創造力與情感表達,看到作品好在哪裏,理解為何藝術創作不會完全依賴科技。多元化的策展手法緊跟時代步伐,在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吸引觀眾的同時,堅守藝術本真,保留人與藝術之間最直接的情感聯繫。

演繹香港經典 用藝術講好中國故事

香港藝術館的一大特色是「香港人的藝術館」這一定位。它的成長離不開香港藝術家、收藏家的支持與貢獻,館內的經典作品與珍貴藏品,既有對中華文化的傳承發揚,也烙印了鮮明的香港特色,共同演繹了牢不可破的香港經典。

香港書法家翟仕堯(1935 – 2009)家人慷慨捐贈123組珍貴作品,數量為香港藝術館接收的香港藝術家個人書法作品單次捐贈之冠。(點新聞記者Kelly攝)

據莫家詠介紹,香港藝術館的策展團隊由香港本地專業人士組成,善於運用本土視角策劃展覽。在講故事、介紹藏品時,能巧妙地將香港的生活記憶、地域特色融入敘事,使展示內容更加貼近觀眾生活,更具親和力和感染力。

中西與新舊、本地與國際,多元的藝術世界是香港文化傳承的譜系和特色,香港藝術館在展覽規劃與策展風格上着力彰顯這一特點。譬如,在該館一樓的覽廳,打破單一主題模式,用四大氣質類型呈現四大核心館藏:中國書畫、中國文物、外銷藝術以及香港本土藝術精品,全方位展現香港藝術館的基因內涵。看展前,藝術館創新性地引入氣質測試,讓參觀者了解自己的氣質型格,再進入展區找尋和自己氣質匹配的專屬藏品,成功吸引了觀眾的共鳴與興趣,讓人們願意反覆前來參觀。

藝術館的展覽規劃與策展風格邏輯一致,旨在持續凸顯並強化香港故事的獨特性,結合多元的展示方式,使觀眾能全方位了解這座承載豐富香港故事的藝術殿堂。這一創新性的策展理念,受到了廣大觀眾的高度評價。與此同時,香港藝術館積極推動國際交流,通過精心策劃的國際巡展項目,讓香港藝術家前往海外,以藝術交流方式向世界展示香港文化的多元性與深度,講好新時代的香港故事、中國故事。

面對未來,莫家詠堅持認為,藝術館的吸引力核心在於打造無可替代的沉浸式體驗。尤其是在後疫情時代,人們更加珍視實體空間帶來的真實、生動和互動性,這是線上活動或虛擬體驗難以比擬的優勢。因此,藝術館將持續優化策展策略,致力於強化並豐富參觀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創造一個充滿創新與驚喜的個性化藝術空間。

莫家詠說,藝術館還將繼續傾聽觀眾的聲音,結合反饋意見優化策展策略,打造親和力強、個性化突出的展覽內容,確保每一個細節都充滿創新與驚喜,讓藝術館成為人們反覆光顧並樂於分享的美好之地。

香港藝術館的成長離不開香港藝術家、收藏家的支持與貢獻。(點新聞記者Kelly攝)

依託獨特底蘊 共鑄香港文化藝術版圖

香港藝術館最重要的「家底」是什麼?對於不少人來講,豐富的館藏是顯而易見的答案。

但是,莫家詠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香港藝術館的「家底」深厚且獨特,不僅在於其豐富的藝術品收藏,如吳冠中先生的畫作珍品、劉作籌先生的虛白齋書畫、羅桂祥先生的茶具文物,以及浮雲軒藏中國鼻煙壺等,更在於通過專業運作積累起來的業內口碑和收藏家的信任。這些核心競爭力使得藝術館在提升服務質量、優化展覽內容的過程中,能持續傳承併發揚自身厚重的文化財富。

香港藝術館60多年來堅守初心,守護超過18,800套藝術珍品,成績驕人。(點新聞資料圖片)

自1962年成立以來,香港藝術館堅守初心,守護超過18,800套藝術珍品,更守護着藏品背後人與人的連結,並矢志創新與提升,力圖將藝術傳統推向新的高度。面對同類型博物館的競爭,香港藝術館對自身明確的定位和獨特優勢頗有信心。不同於其他側重單一文化領域的博物館,香港藝術館致力於全面展現新舊交融、東西薈萃、傳統與現代並存的香港藝術風貌,以此形成鮮明的差異化競爭優勢。

莫家詠深悉,香港藝術館並非孤立發展,而是需要積極融入整個文化生態系統,與其他博物館共同構建起多元而立體的香港文化版圖,彼此互補共生。藝術館將持續策劃新穎活動以增強公眾參與度。特別是在每年三月的藝術館周年慶期間,會推出一系列特別活動,旨在讓更多人共享藝術的樂趣,進一步凸顯香港藝術館的獨特魅力與價值。

「一些觀眾留言認為香港藝術館是他們的驕傲,我希望未來的香港藝術館,仍然是觀眾的驕傲。」莫家詠笑着說。(點新聞記者葉德榮攝)

在藝術的浩瀚長河中,香港藝術館猶如一顆璀璨奪目的珍珠,以其厚重的文化底蘊和獨樹一幟的策展理念,生動地展現了跨越歷史時空、融合東西方文化藝術精粹的獨特魅力。六十餘載春秋,香港藝術館矢志不渝地傳承並弘揚香港本地文化藝術精髓,堅守「常懷觀眾在心中」的人文關懷精神,同時積極順應時代潮流,張開雙臂接納全球視野,構建包容共生且充滿活力的文化生態系統,致力於讓更多人感受到藝術的力量與溫度,共同點亮香港乃至全球文化藝術領域的璀璨星空。

「一些觀眾留言認為香港藝術館是他們的驕傲,我希望未來的香港藝術館,仍然是觀眾的驕傲。」莫家詠笑着說。

(視頻攝製:點新聞記者Kelly、葉德榮、蘇婷;撰文:點新聞記者馮書朋)

相關閱讀:

繪聲繪色 勾魂攝魄 —— 提香畫作香港首展

文藝香港|社區中的藝術館——屬於每個人的「油街實現」|專訪劉鳳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文藝香港|正宗香港味 香港藝術館「常懷觀眾在心中」|專訪莫家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