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真D|搵師傅裝修 真的是講運氣?

文/陳術

在香港置業,不少人認為儲夠首期買樓是最大困難,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但其實即使買到樓,都不代表接下來的就是「好日子」,其中一個難題就是裝修!市面上有很多裝修公司,不同裝修公司標榜不同特色,市民如果選擇對了,可以安心等收樓;選擇錯了,金錢損失是一回事,是否要搬進「有問題」單位又是難題,最近消委會公布關於裝修公司投訴的調查,裝修公司之間良莠不齊,一直都是業界以至香港的大問題!

消委會在2017年至2023年間接獲的1205宗投訴當中,有510宗針對服務質素;336宗涉及延遲或遲交貨,又有120宗與價格糾紛有關;例如,近期就接獲一宗160萬元工程費的個案,一間裝修公司聲稱有20年經驗,但事主之後發現監工沒有註冊。事後,事主聯絡負責的設計師不果,又發現工程質量惡劣,出現漏水等多項問題,而且裝修公司在未有事主同意下增加工程,事主拒絕為沒有同意的工程「埋單」,之後常收到電話滋擾,最後要報警處理。

近年最大額的裝修投訴工程費更高達270萬元,事主在收樓後發現住所有蟲患,室內滿布顆狀黑色小昆蟲,但想盡方法都未能有效滅蟲,事後委託專業人士檢查,懷疑是因為裝修公司使用劣質物料,加上漏水因素所以出現蟲患;最終,消委會成功為事主爭取索償,裝修公司願意重新修復其居所。

說到裝修的經驗,筆者也有一點心得,由於筆者與家人預算有限,而且沒有極詳盡地在不同地方搜尋資料,於是用了最原始也是最可靠的方法,就是找托熟人介紹,找熟人光顧過的裝修公司或師傅幫忙;這樣做的好處在於,可能熟人或長輩光顧過的裝修公司,未必是很新派、很有創意的裝修,但至少比自己找裝修公司來得穩當;如果一輩子只有一層樓,那麼要裝修、修復也可能只是兩三次,要謹慎的程度不下於置業。

事實上,現時裝修沒有標準合約,錢交了有事就難追究,在找公司裝修家居時,第一個難題就是裝修公司列出一些大項例如換地磚、拆牆等開支,但會否有其他細項、雜項開支未列出呢?如果裝修後發現質素欠佳,對方不是「沒有工作」,如何使對方修復?更極端的情況,是筆者聽過有公司收錢後直接判給其他人,然後置身事外,不同的問題也指向一事,就是裝修行業需要規管。

所以,筆者在標題說裝修也要「講運氣」絕不是假話,在消費者尤其是普通市民而言,要找到金額比裝修費更大的消費活動甚有困難,規管行業就是保障消費者的權益;故此消委會建議透過制訂標準報價單範本、加入不少於7天的冷靜期條款、長遠建立認證計劃以及引入資金託管機制等,筆者認為都有道理,如果要加一項建議,就是當戶主與裝修公司有爭拗時,應該有一個法庭以外的處理機制,透過第三者的調解以解決裝修爭議。在日常生活,關於裝修的問題或爭拗時有發生,裝修一方負責人失蹤、爭議要鬧上法庭等筆者都聽過,今次消委會的報告不但要重視,更要積極跟進其建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新聞

講真D|搵師傅裝修 真的是講運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