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兩天兩宗嚴重自炒釀一死一傷 單車安全響警號

前日林錦公路發生致命單車意外,警員在現場進行調查。(資料圖片)

【點新聞報道】香港近年單車交通意外及交通違例事項數字有上升之勢。繼前日(16日)八鄉林錦公路一名踩單車青年失控撞欄死亡,昨日(17日)再有一名女子在馬鞍山梅子林踩單車「自炒」受重傷。在2022年,香港共發生2,224宗涉及單車的道路交通意外,導致2,089名騎單車者傷亡,隨着疫情後復常,市民單車遊的活動也增加,去年首9個月本港騎單車者觸犯交通違例事項的數字超過3,000宗,反映大眾對單車安全的意識有待提升。

意外釀一死一重創 教練:須從教育層面提升市民意識

有單車教練指,導致單車意外的最大原因,主要涉及當事人對單車性能不了解及對道路不熟悉,建議由教育層面加強市民單車安全意識。

昨日踩單車「自炒」的女子姓蔡(55歲),頭部重傷一度昏迷,被送沙田威爾斯醫院經搶救,情况嚴重。消息指,蔡於昨日上午約11時身穿單身服,與親友在馬鞍山郊野公園梅子林水庫一帶騎單車。其間,她在斜路下坡途中失控「自炒」致人仰車翻,墮地時撼到頭部,同行親友見狀報警。救護員趕至替她急救,傷者回復知覺,需要佩戴氧氣罩協助呼吸及以頸箍固定頭部,送院治理。

27歲男踩車 落斜失控喪命

前日在八鄉林錦公路「自炒」身亡27歲姓謝男子,其母親昨日向傳媒表示,兒子有十多年騎單車經驗,自己買了一輛單車間中外出。近年他一度因疫情關係而暫停騎單車,前日事發時為疫後復常首次出車,詎料落斜失控意外喪命。

事發前日下午12時許,謝和3名友人結伴踩單車由大圍往元朗,至林錦公路凌雲寺附近落斜時,懷疑失控越過對面行車線再撞向路欄,頭部重創昏迷,送往博愛醫院搶救,延至同日下午1時37分不治。

單車「自炒」女事主頭部重傷送院,經搶救後,情况嚴重。(香港文匯報記者劉友光攝)

對連日發生兩宗嚴重踩單車事故,前港隊單車選手兼單車教練梁志賢接受查詢時分析,導致發生單車意外的最大原因,主要涉及當事人對所騎單車的性能了解不足,以及對踩單車的道路不熟悉。

他解釋,發生兩宗單車意外的八鄉林錦公路及馬鞍山梅子林,現場位置的共通點也是落斜路段及不是瀝青路面。由於石屎地面會較為凹凸不平,車身會顛簸,其中林錦公路有鋪鋼沙會好一點,但倘缺乏騎單車經驗,加上對現場路面及單車煞停性能了解不充分,貿然在這兩處地點騎單車落斜行駛至中尾段時,或容易出現手把控制不穩,甚至因疲累等情况而導致意外。

頭盔戴不好 礙視線易出事

對應否立法強制騎單車人士必須佩戴頭盔,梁志賢認為,外國有資料顯示戴頭盔反而會降低安全性,因為頭盔設計及保護性參差不一,若騎單車人士頭盔戴得不好,不單會失去應有的保護作用外,甚至可能造成阻礙視線引致意外發生,所以對立例強制戴頭盔有所保留。

昨日沙田一帶單車徑所見,有市民戴上頭盔等保護裝備騎單車以策安全。(香港文匯報記者鄧偉明攝)

他建議從教育層面着手,包括單車總會加強推廣單車安全課程,學校向學生灌輸單車安全意識及正確佩戴頭盔方法,租售單車店舖在客人光顧時,要詳細介紹講解所選單車的性能及提供專業意見。

(來源:香港文匯報)

相關報道:

大埔公路電單車的士相撞 鐵騎士受傷送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兩天兩宗嚴重自炒釀一死一傷 單車安全響警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