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一名男性工人周一(12月11日)進行廢爐作業時,面部受到放射性物質污染。東京電力公司周四證實,該男性工人遭受了「內照射」,但堅稱初步評估結果指其健康「不會受到影響」。東電稱該男子是在除污作業結束後,未有鬆開綁帶及除下口罩,導致口罩外側接觸面部所致。
內照射是放射性物質經由空氣吸入,或經皮膚及傷口吸收沉積,釋放出放射性粒子照射體內的組織和器官。日媒事發後不久披露,該男子的鼻腔內已發現污染,說明體內可能吸入放射性物質。東電稱初步評估指該男子今後50年受到的輻射量為0.38毫希,不會影響健康,但仍會對其尿液和糞便進行定期檢查,分析其中含有的放射性物質並確定數值。
福島核電站今年10月還發生一宗放射性廢液濺射事故,5名員工被濺射,其中兩人緊急送院。東電稱對兩人全身受到實際輻射量進行評估,結果分別為0.9毫希和0.6毫希,沒有超過必須向日本原子能規制委員會報告的5毫希下限,也不會影響相關人員健康。
共同社報道,東電福島核事故賠償及去污等應對費用再上調至23.4萬億日圓(約1.3萬億港元),較2016年的21.5萬億日圓(約1.18萬億港元)增加,其中多為安置核電站周邊疏散居民,以及處理核污水排海導致的形象受損。日本政府則計劃明年擴大對東電的貸款援助額度。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