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近日,有報道稱香港逾500名非公務員合約僱員因拒宣誓,現已全數離職。同時,有關「香港公務員紛紛離職」「一年流失萬人,香港驚現公務員荒」的誇張言論在網上開始流傳。
內地網友表示疑問「香港公務員工資高,又專業又穩定,這麼好的工作,換我去肯定開開心心幹到退休啊」。
的確,香港政府公開資料顯示,過去一個財政年度,香港有逾萬名公務員流失。
但是,逾萬名公務員流失背後的真正原因是,其中5800人已經老了到了自然退休的年齡了。
而且,這些老去的公務員的退休高峰才剛剛開始!
政府稱,未來幾年會是公務員退休高峰,預期每年退休率維持在3%以上,10年後退休率才會降至2.7%。
看來,香港的公務員隊伍建設也繞不開「人口高齡化」的難題。有網友直呼無法接受「曾經港片中那些玉樹臨風、維護正義,用生命守衛香港的飛虎隊小哥哥們,怎麼就已開始步履蹣跚了呢?」

80年代擴編公務員已開始老去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表示,由於80年代政府曾擴大公務員編制,未來數年會是退休高峰期。
根據香港立法會公務員及資助機構員工事務委員會有關公開文件顯示,公務員編制在90年代末大約在19.36萬至19.56萬之間,實際員額則大約在18.6萬至18.9萬之間。
2008年至2012年5年間,公務員編制累計增加大約6600個職位,即每年平均增加大約1300個職位。
根據現行制度,公務員退休年齡通常文職職系為65歲,紀律部隊職系(不論職級)為60歲。2021至2022年期間,年齡達到50歲或以上的實際員佔比達到約28.6%。
有人問,是否可以考慮延遲退休?答案是不能。政府2018年就已推出選擇延遲退休方案,目前的數據是調控後的結果,否則退休潮可能早幾年就已經出現。
有人退休就會有人接班。然而,現實似乎有些骨感。
2021至2022年期間,年齡在20至29歲及30至39歲年齡組別實際員佔比約45.6%。整體來說,公務員的平均年齡較香港勞動人口的平均年齡為低。
但是,另一個消息卻令人沮喪。楊何蓓茵說,「辭職公務員中,多為年輕丶新入職人士。現時在試用期內辭職的公務員占辭職總數約4成。估計是因為新世代畢業生希望獲得不同經驗,或嘗試不同工種而辭職。」
所以,「00後是來整頓職場的」這句話真不是僅說說而已。

香港年輕人:「鐵飯碗」一點都不香
一直以來,香港公務員隊伍以穩定高效、廉潔奉公、專業精細而聞名於世,這也是香港長期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
可在年輕人眼裏,這個基石似乎和自己關係不大。是年輕人缺乏服務社會意願,還是另有原因呢?網友的吐槽似乎能說明一些問題。
網友Fili說,「公務員起薪也才過萬,完全不佔薪酬優勢。並且,工作時間、假期安排、工作崗位都幾乎沒有彈性空間。最不能接受的是,入職什麼崗位很可能基本做到退休,一眼就望到了人生盡頭!沒有幾個年輕人會願意。」
網友珠珠俠談到,「有網上觀點批評香港公務員太過循規蹈矩,缺乏具備創新解難能力,有些年長者沉浸在自吹自擂的所謂專業、法治精神之中,缺乏應對新環境、處理新問題的能力。這樣的工作文化可能直接勸退80%的年輕人吧?」
資深人力資源顧問周綺萍分析,「在私人市場,剛畢業大學生在入職兩三年後換工作,已是普遍現象,不視為人才流失。」她建議政府縮短明顯與人力市場脫節的超長試用期。
「政府規定3年試用期,雖然確保正式公務員團隊更加穩定,但亦會造成部分年輕人因看不到前景,而放棄公務員崗位。」她同時建議,政府需統計哪段時間較多試用期未屆滿的公務員辭職,以確定是否政府內部工作文化出問題。

其實,香港年輕人對「鐵飯碗」不感興趣,可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年輕人不擔心失業!
根據政府統計處近日發表的公告,香港最新失業率僅僅微升至2.9%。「各行各業都在招人,為什麼不趁着年輕多換幾份工作呢?」年輕人可能現在只需要擔心一件事:工作適合不適合自己?
看來,香港公務員隊伍要想留得住人,還得狠狠下工夫。
楊何蓓茵表示,已鼓勵各局或部門通過重定工作優次、內部調配、精簡程序和應用科技,推展各項政府新政策及措施,發揮人力資源最大效益。
「政府在招聘年輕人的時候,應該強調有服務社會的意願」周綺萍提醒,有服務社會初心的年輕人,更加能夠適應公務員生活,更能接受公務員工作的挑戰,也就更有可能留在公務員團隊長期發展,從而降低年輕公務員流失率。
(點新聞記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