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萬里馮論政|科技驅動 協作互贏——評李家超第二份施政報告

文/馮煒光

特首李家超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內容非常廣泛,篇幅和宣讀時間也打破歴任特首的施政報告紀錄,這裏其實看到李家超團隊的廣納各界意見,銳意為香港拚經濟、惠民生的誠意。若細心一看各項舉措,李家超擬改變特區政府在推動香港經濟的角色,讓政府變得更有為。這在複雜的地緣政治局勢下,更顯重要。

李家超在報告中沒有言明,但清醒的朋友都明白,在我國的偉大民族復興征程中,美國這雄霸世界大半個世紀的霸主,確實不爽。近日便在晶片、人工智能和量子計算方面卡我國脖子。在這樣的形勢下,我們國家,當然包括香港特區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必須沉着應戰,全力自主創新。

首先是不能再亂。若重現2019年的黑暴動亂、顏色革命,有多好的政策都不能推行。若香港重回2019年前的事事被攬炒派「拉布」,連成立創科局的區區3000萬港幣公帑撥款也被「拉布」超過半年;政府舉步維艱,社會不斷內耗,香港又如何發展經濟,惠及民生?

第二是鞏固優勢。任何社會要驅動經濟發展,總不能畫餅充飢,望梅止渴,必須能維持眼前運作。這份施政報告在樓市減辣、剌激股市交投、引入新資本投資者入境,以至方便在港外國公司僱員入境內地,都有着墨,這是發揮香港現有優勢,拉動消費的舉措。這將會為香港的長遠發展,換來時間。

第三是政府主動推廣創科,加快和深圳的協作,共創雙贏。深圳經過20多年的政策引導,當地同胞的努力,已成為無可置疑的創科之城,由5G通訊、電動汽車、移動支付到無人機,深圳都擁有享譽全球的企業,而這一切都是深圳在近20多年創科飛躍發展的成果。香港要用創科驅動經濟,便必須和深圳加深協作。筆者當年在特區政府工作,最苦惱的便是資金、人才、數據「過唔到河」。那時形格勢禁,選舉制度未完善,立法會是港深協作的「攔路虎」。今天落實了「愛國者治港」,尤其在立法會的完善;特區政府便可以全力以創科驅動經濟,由數字政府、新型工業、科研成果轉化到資金、人才和數據「過河」,都將有助香港創科的提升。其中沙嶺2公頃用地改作創科用途,更是改弦更張,不以鄰為壑的重要舉措。此舉既能解決香港創科缺乏土地的問題,又能締造港深協作的良好氛圍,是一舉兩得的決策,應給李家超及其團隊大大點讚。

以科技推動經濟成長,改善民生是世界大勢。香港以往因為金融地產的一枝獨秀,令很多創科人才只能放棄理想,加入金融地產行業。這對香港長遠發展不利,也浪費了大學培養的人才,令他們轉往別處創業。看看深圳享譽全球的無人機公司創辦人是香港的大學培養出來的,便明白了。但發展創科需要時間,需要安定環境;今次施政報告便由維護穩定到中短綫振興經濟入手,為香港中長綫的創科驅動經濟,打下堅實基礎。

更多閱讀:

2023施政報告全文來了

(不斷更新)圖解施政報告要點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萬里馮論政|科技驅動 協作互贏——評李家超第二份施政報告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