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青春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

何志平與一眾北大學子,就國家發展機遇、個人事業前途展開了多場深入的交流。(作者供圖)

編者按:青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興則國家興。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以來,越來越多的港澳青年來內地尋夢、追夢、築夢,獲得了就業、創業和個人成長、發展的機會。這個夏天,香港特區政府民政事務局原局長何志平,作為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的高級訪問學者,與一眾可愛的北大學子,就國家發展機遇、個人事業前途展開了多場深入的交流。

再談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內地城市)的機遇與挑戰

三年來,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香港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未來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如何發展?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的高級訪問學者何志平教授,與一眾北大學子們再次談論起了香港青年與大灣區內機遇與挑戰的話題。

文/何志平 江陽

江陽(北京大學本科畢業生,香港菁英會幹事,香港僑界社團聯會青委兼僑界之友召集人):

作為97後出生的香港年輕人,我認為青年人應積極把握大灣區建設的全面推進和區域內各城市合作與發展中的新的機遇和挑戰,融入大灣區發展,尋求更廣闊的出路。

首先,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青年帶來了巨大的機遇,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和創業平台。作為經濟特區,香港一直擁有獨特的地理和經濟優勢,隨着大灣區建設,香港將更緊密地與內地城市合作,形成更加完善的經濟體系。青年人可以在此更好地發掘自身潛力,實現職業目標,打造更加豐富多彩的未來。

其次,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青年提供了更廣闊的學習與交流空間。作為全球金融中心和國際化城市,香港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多元文化,大灣區的建設將加速各地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香港青年可以通過交流合作,吸收其他城市的先進經驗,拓展眼界,提高綜合素質。

江陽說,香港青年需要積極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強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作者供圖)

然而,香港青年在大灣區中的出路,也面臨着一些挑戰。首先,文化和社會差異可能成為阻礙。香港和內地在政治、法律、文化以及社會制度上各方面存在的頗大差異,可能導致青年會面臨理念碰撞和適應困難。此外,他們在香港有固定的圈子,要離開香港前往大灣區內地城市發展也是一個根本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從一個城市跳去另外一個城市發展的最大阻力就是缺少新城市的人脈網絡,導致難以跳出舒適區去探索新出路。

所以,香港青年需要積極拓展自己的視野,增強適應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政府也應加大政策支持,為青年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首先,政府可以加大對青年的職業培訓力度,提高他們的職業競爭力,讓他們在大灣區中有更多選擇。其次,政府可以加強與內地城市的文化交流,增進相互了解,縮小文化差異。另外,政府還可以在住房問題上提供更多支持,鼓勵香港青年在大灣區其他城市發展,並通過合理的政策措施來穩定香港的房地產市場。

總之,大灣區建設為香港青年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本人也在前海註冊了公司,希望在傳媒領域上發揮個人所長,希望能在大灣區的浪潮中實現更加美好的未來。

何志平:

江陽同學點出了香港青年對前往大灣區發展的心態。

有關大灣區的話題,前幾天我們就在一起討論了城市聯盟的真正內涵,不僅僅是經濟合作為青年們帶來新的發展機遇、就業平台,或者創業平台,而是區域內不同城市的人的融合,不同文化風俗、不同理念、不同制度的融匯貫通。只有這樣,才能打造出一個有創意、有凝聚力、適應性強的城市群,相信這也是中央創建粵港澳大灣區的初衷,即「堅守一國之本、善用『兩制』之利」,將「一國、兩制、三區」的制度特色轉化成獨特、不可替代的競爭力。

我想鼓勵香港青年的是,面對大灣區的全面發展和建設,首先應該跳出思想的限制和禁錮,勇敢打開心門,走出香港,走進大灣區。不要只是被動地想着香港要參與配合大灣區的發展,而是大灣區是香港的大灣區,香港是大灣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主人翁和建設者。

我們選擇工作、就業時,不妨把大灣區當成香港的屯門、天水圍、將軍澳。我們在中環工作,居住生活在屯門;在天水圍開發建設,也可以居住在港島。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一些數據報道,僅今年上半年,每天就有數百萬人在粵港澳大灣區跨城通行。旺盛的人流,帶來了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相向增長。目前,粵港澳三地共同公布了110項三地通行的「灣區標準」。這說明,三地之間的很多人,早已率先走出了跨區域工作生活的第一步。

其次,特區政府和香港人必須要跳出過往150多年來固有的只用「深圳河以南」的資源和辦法,來解決「深圳河以南」問題的既定思維模式,打破深圳河南、北楚河漢界、涇渭分明的界限和分野。如今香港已經回歸祖國26周年了,我們可曾想過用「深圳河以北」的資源來解決「深圳河以南」的問題?又可曾想過用「深圳河以南」的資源和優勢去幫助「深圳河以北」?還是有人在以「一國兩制」旗幟禁錮下的「深圳河」隔閡,牢牢束縛着兩地的有機融合和發展?「深圳河」這「邊界」已牢牢的烙印在香港人的腦袋中和心靈上,還是抹不去,擦不掉!

香港,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一個省會+兩個特別行政區+兩個經濟特區+六個市)的十一個組成單元之一,主旨在與區內的其他十個單元相互配合,優勢互補,從而各司其職、各展所長、各盡所能,共同肩負起大灣區城市聯盟發展的歷史使命!當然,各個單元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克服幾個階段的自我挑戰,從互相「爭利」,相互「分利」,到一起「謀利」,彼此「讓利」,最終才可以共贏「共利」!可悲的是,我們現在還始終徘徊在前兩個階段!我們必須清晰地意識到,在未來的世界發展和歷史格局中,香港和大灣區榮辱與共、唇亡齒寒,香港好,大灣區好;大灣區好,香港更好!

最後,香港青年要有使命擔當,要克服恐懼心理,勇敢自信,可以在大灣區建設發展中發揮引領作用。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主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旅遊和資訊中心,是世界上經濟最開放、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面積僅為1100平方公里,卻吸納了來自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不同膚色、不同性格、不同信仰的700多萬人,人均居住面積僅為8平方米。為什麼大家可以在此安家樂業,並與香港主流社會融合共進、共同奮鬥?我以為是「活力」、「激情」,而多樣生活和多元文化正是香港精神、靈魂之所在,亦是香港吸引眾多人才奔赴的魅力所在。如今,大灣區可謂給予了香港青年們更廣闊的地域空間、政策便利和發展平台,你們又有什麼理由膽怯不前呢?

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莫斯科對留學生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歸根結底是你們的」。此時此刻,我想說大灣區就是你們的,就是你們年輕人的!香港青年,加油!

說個好故事或是把個故事說好?淺談香港愛國教育

「愛國沒有條件,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不是一道選擇題」,北京大學港澳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何志平,語重心長的與一眾北大學子們再次討論起了香港愛國教育問題。

文/何志平 梁卓祺

梁卓祺(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研究生):

香港在推廣國民教育工作上面對具有自我意識的群眾,有雙重挑戰,一是避免被妖魔化,二是需對社會群眾客觀存在的主觀感受把握到位。因此在相關內容設計上若與群眾的主體性明顯脫節,群眾或會因不安全感而有所抵觸。

港人並非不愛國,這從多次的龐大賑災捐獻上足可見兩地同胞的手足共性。可港人的民族意識正正是認識到今天國家已經足夠強大到八國侵華的屈辱不可能再現後,對國家的關懷相對軍事、外交,更多集中在國家制度的現代化進程上,特別是官僚清廉、法治化以及內地的福利保障。這是兩地現代化過程相異的結果。

梁卓祺說,港人並非不愛國,這從多次的龐大賑災捐獻上足可見兩地同胞的手足共性。(作者供圖)

因此愛國教育工作更需要從客觀存在的社會群眾主觀語境出發,不必是報喜不報憂地口號式歌頌,也可以是把國家故事說到位。年輕人心懷進步是國家繼續前進的精神基礎,而教育一方面鼓勵同學保有赤子之心,也是引導對政治世界中真實存在的現實限制及國際博弈規律有所認知。若有一種國民教育既可澄清對新中國的污名化,又以符合歷史脈絡的方式認識真實存在的發展短板,一方面鼓勵港人批判性思考,另一方面又促進在尊重兩地差異下對內地政治和社會理解的話,將為「一國兩制」的治與興提供扎實的人文基礎。

何志平:

卓琪的觀點認知,反映了當代香港青年在非法「佔中」、2019黑暴事件後對「一國兩制」下香港社會問題的反省和新的思考。

但我以為,首先,愛國是沒有條件的,不需要任何理由,更不是一道選擇題。國民愛國就如孝道一般,天經地義,理所當然。愛國主義就是一種出於內心的熱愛,一種出於本能的愛。就像孩子生病了受傷了,媽媽對孩子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懷;當媽媽遭受欺負了,孩子也會為媽媽打抱不平。而愛國也是如此,不分時間地點,不管祖國媽媽好與不好,有任何的優缺點、不是與不足,不計績效成果和短板負擔,甚至貧與富,祖國的孩子們都熱愛着她,不夾雜其他任何的理由及原因,只是單純地熱愛着我們的祖國母親!所謂國家強大威武,愛國容易,愛國光榮,但當國家遭逢困難險阻時,更需要子民萬眾一心,共同努力,砥礪前行;國家成功了,讚美歡呼一片;然而國家不景時,奮力用汗水和鮮血邁進,為祖國明日默默鋪平道路的人,才是我們今天愛國的好榜樣!

其次,香港的愛國教育、公民教育或國民教育從來就不是一場青年教育,更是跨時代的、全民性的國民教育。從認識國家到愛護國家,是一生一世、漫長的過程,有時候也是反覆加強的過程,不僅需要政策的全方位推動和上下支持,也要推動者發揮愚公移山的堅毅精神。因為香港的深層次矛盾,並非單一體現在今日的青少年身上,也體現在對青少年影響之深的家長、老師、傳媒、社會領袖等各個社會利益持份者的身上。青年的偶像、學習對象,通常都是他們最容易接觸的人或媒介,也就是家長、師、傳媒、社會領袖和團體等。青年受到上一代價值觀的賦予,接受他們成為自己的偶像,長大成人後,都以偶像的「真」為「真」、「善」為「善」、「美」為「美」。比如,偶像不吃辣,認為辣的東西不好吃,他的粉絲就理所當然覺得辣也不是好東西;祖輩從大陸落難赴港,對共產黨不滿、有意見,在這個家庭長大的孩子,內心條件反射般對共產黨糾結、有情緒;上一代人的愛恨情仇、喜好厭惡,潛移默化地影響並改變着下一代。祖輩的言傳身教如是,學校裏老師的教導亦如是。老師日日傳授學生,他所認同追求的「真理」與「價值觀」,卻不管這「真理」是「理性批判的自由主義」,或是「愛國不需理由的民族主義」。

所以,香港的國民教育應該跳出報憂報喜、光明與黑暗的構陷誤區。我們要研究解決香港教育問題,就必須把這一切置於香港的歷史及制度發展之下討論,同時兼顧中國內地及香港全球性的特質,精準針對香港年少年的心理狀態和情緒,這樣才能透徹了解香港人從殖民地過渡至當家作主的心態發展脈絡,從而尋求解決青年問題的真正辦法。

何志平說,香港的國民教育應該跳出報憂報喜、光明與黑暗的構陷誤區。(作者供圖)

更多閱讀:

青春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青春夢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