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新聞報道】留港半月的布氏鯨日前被發現命喪西貢,屍體其後由躉船拖往萬宜水庫西壩,以便進行剖屍化驗。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今日(8月1日)表示,對其死亡感到惋惜,強調漁護署已第一時間跟進,不存在反應慢等問題,會作四方面檢討,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謝展寰表示,政府早於7月中收到鯨魚出沒報告,漁護署已即時聯絡海洋公園保育基金、動物團體和海外專家,尋求意見,當中有意見反映用物理方法引導或會傷害鯨魚,數日後鯨魚再度被人發現。他續稱,漁護署因法例限制,無法立即設置禁區,只能加強水警及海事處巡邏,呼籲公眾切勿出海觀鯨,無奈星期一早上收到鯨魚死亡的消息。

漁農自然護理署署長梁肇輝博士解釋指,鯨魚是會移動的活物,難以界定其活動範圍,擔心禁區太大會影響更多海上使用者。至於《觀豚活動守則》,他認同整體上適用,內文仍需檢視,如按動物體積大小安排觀賞距離等。不過,他補充指,觀豚有船家恒常帶領人觀海豚,執法會相對容易,重申處方今次行動經驗不足,會另作檢討。
被問到鯨魚死因,香港海洋公園保育基金總監祝效忠指,已初步完成解剖過程,發現鯨身背鰭靠前的位置有新的傷痕,園方曾嘗試打開鯨魚胃道,未見海洋垃圾等異物,他強調,暫時未知死因,要待進一步化驗結果,預計屍體會製成標本,骨骼會用作科學研究和公眾教育用途。

對於改善措施,謝展寰提出,會有四方面工作,包括:一、要加強教育市民正確對待野生動物的方式;二、提前制定方案,應對同類事件;三、安排漁護署同事到海外參考案例;四、檢視法例以賦予漁護署更大處理空間。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
相關報道: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