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香港人口老化問題持續,令醫療、護理的需求隨之增加,安老服務不單供不應求,服務素質亦令人憂慮。救世軍與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合作,推出長者臨終照顧新模式「核心支援模式」,透過有系統的評估方式,為有晚期病患的長者提供最合適的照顧方式及優質生活質素,有長者家屬表示,服務讓他們了解家人的需要,以提供更好的臨終照顧。
香港安老院舍完善人生關顧計劃隊長陳浩光今日(2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長者踏入晚年面對不少病患,如認知退化,對外界反應和情感表達逐漸衰退等。有見及此,團隊揉合本地經驗和學術理論,研發出「核心支援模式」,服務至今已推廣至救世軍全港16個院舍,2018年發展出第三代「核心支援模式」,有助呈體地呈現長者在各個方面的需求,讓院舍照顧團隊能精準及細緻地,為晚期病患長者提供貼身的介入建議,讓他們能夠有尊嚴和無憾地,度過人生最後的時光。
香港大學秀圃老年研究中心總監樓瑋群教授表示,「核心支援模式」按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從92個研究個案中可見,「核心支援模式」讓工作人員在幫助不能溝通、患有認知障礙症、失聽或精神分裂的長者時,仍能基於主要照顧者(代言人)提供的資訊,有效地評估長者的臨終需求,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
樓瑋群教授指出,晚期照顧的目的是維護人的尊嚴和提升其生活質素,「為人」的概念是晚期照顧的一個重要元素,在中國文化裡,「為人」的構成不單在於個人層面,亦與家庭傳統、孝道和傳承等有關,以致「為人」的概念具有關係性,下文稱為「關係人格」,香港作為華人社會,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以家為本」的觀念一直體現在生活中,例如傳統習俗和節日儀式,甚至在長者的醫療決策和後事安排上,都會傾向維護家庭關係、考慮家人意願。因此,長者在晚期階段會更容易呈現「關係自我」。「核心支援模式」透過:恢復社群聯繫(Resuming Social Connectedness)、促進自我表達(Facilitating Self-expression)及給予心理安慰(Bringing Psychological Comfort)三個策略整合長者的「為人」,包括溝通、安排膳食、體感接觸等重點或輔助介入方式。
長者家屬李先生在記者會上分享參與計劃的感受。李先生的父親「富叔」,1993年患有結腸癌,2009年進入院舍,2020年開始參與計劃,2021年以94歲高齡過身,李先生表示,一開始參與計劃時,對「核心支援模式」未有了解,只是自己需要到外地工作,家人亦沒有時間照顧父親,因此希望為父親提供更多更好的長者服務,父親性格內斂,不善表達,透過「核心支援模式」,不單了解到父親的真相需要,同時亦了解作為家人的自身不足,在中心的協助下,更為父親舉辦一次滿足圓滿的中秋晚會,活動亦成為父親最後的家庭聚會。
分析「富叔」的個案,陳浩光認為華人社會重視集體關係和利他主義,長者的生活形態與家庭參與息息相關,隨着疾病帶來的影響,身體機能轉弱,「自我」在人生末段逐漸褪色。透過評估分析,工作人員了解「富叔」的為人特質有很強的關係性,在感官上「富叔」透過信仰、書法和食物等,與家人維持緊密的連繫;在靈性/存在的需要上,他持續為別人付出。因此在介入過程中,工作員從富叔昔日的人生閱歷和家庭關係,一步步解開他的人格拼圖,安排一些肯定付出、延續傳統、連繫家庭及宗教活動,讓他肯定自己在工作、家庭和社群中已做到問心無愧,應為圓滿的人生自豪。
陳浩光表示,現時中心全港16間院舍共30名同事曾接受「核心支援模式」的培訓,亦將之應用在長者服務之上,學習完理論之後,由專業的教練進行多次的現場指導,經過訓練後才可以獨立工作。接受服務者一般需要2星期時間進行深入了解,再接受1-2次的30-45分鐘會面,以了解他們真正需要,遇有病情惡化的長者個案時,中心亦可有提供緊急評估計劃,盡可能為晚期長者提供服務。
被問及服務及計劃的未來發展,陳浩光回應記者時表示,團體希望進一步擴大及優化「核心支援模式」及服務,包括研究一套家屬自行評估的模式,以更簡易的方式了解長者的需要。
(點新聞記者馮沛賢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