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更新)習近平回信培僑中學學生 本港各界冀多辦國情活動

【點新聞報道】國家主席習近平7月24日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本港各界今日(25日)表示,習主席這次親切回信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學生,體現出習主席對於港澳青年融入國家發展的高度重視,且對港澳青年寄予厚望。

教聯會表示,習主席的回信進一步呼應了他於去年七一回歸日發表的重要講話,重點強調了青年人是國家和香港未來的棟樑,已被廣泛引述的「青年興,則香港興;青年發展,則香港發展;青年有未來,則香港有未來」,可見習主席對香港青年人的特別關心和關愛。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表示,習主席給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對他們予以親切勉勵。喜訊傳來,香港華夏教育機構屬校的全體師生無不心情激動,歡欣鼓舞,旗下各屬校一貫高舉愛國主義教育旗幟,數十年矢志不移。香港華夏教育機構號召屬校的全體師生,認真學習,深入領會,堅定貫徹習主席的重要指示,賡續愛國愛港精神,傳承愛國愛港優良傳統,為培養更多愛國愛港的棟樑之才,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立法會議員楊永杰指,自己是培僑中學的畢業生,對習近平主席回信勉勵母校高一年級全體師弟師妹感到無限光榮,這代表着國家對香港年輕一代的重視和關注。他未來會繼續透過立法會議員的身份,在地區工作上積極協助香港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民族精神和國家發展方向,包括透過舉辦講座、內地交流計劃、中華文化活動等,推動愛國主義,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努力。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表示,過去一些青年從未踏足內地,又因道聽途說,對祖國存有誤解和偏見。他希望,香港青年能夠如香港培僑中學的學生,多到內地不同城市走走看看,認識國家最新發展,把讀萬卷書與行萬里路結合起來,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文化和現實國情,同時深刻認識世界發展大勢,在未來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融入世界,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積極貢獻力量。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召集人、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會長陳勇表示,習近平主席百忙之中仍然在短時間內回信,體現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香港的高度重視關愛,也再次讓大家感受到主席非常關心關注香港青年。在引領青少年正確認識國家、增強國民身份認同感、培養民族自豪感的過程中,離不開愛國主義教育;「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也離不開愛國主義教育。香港除要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也要重視青年教育,培養年輕人正確價值觀和民族自豪感事不宜遲。

香港青年會主席、全國青聯委員陳凱榮表示,在國家規劃中的重點範疇及產業,例如信息技術、新能源、航空航天等,值得港澳青年深入認識,並積極裝備自己,未來貢獻國家所需。陳凱榮認同應多舉辦國情相關的青年活動,將國家真實、先進且多元化的面貌呈現給廣大青年,讓青年更全面認識祖國,在未來更好地擔當起建設國家的責任,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大藍圖作更多的貢獻。只要秉持「服務香港、報效國家」的初心,錘鍊過硬本領,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就有望抓住發展機遇,為建設美好香港、實現民族復興貢獻青春力量。

民建聯北區支部主席、選舉委員會委員姚銘指出,習主席的回信體現了祖國領導人對青年的信任和期待,希望他們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積極發揮自己的作用,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力量。多年來,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發展從來不是平坦的,期盼教育界更多辦學機構能培養出像培僑中學一樣的、滿載愛國心的新青年。

香港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給習近平主席寫信全文:

相關報道:

習近平回信勉勵培僑中學學生:厚植家國情懷 早日成為棟樑之才

鄭雁雄受中央委託到培僑中學宣讀習主席回信 勉勵同學不負關懷不負期望

感謝習近平回信勉勵培僑中學學生 李家超:彰顯對青年殷切期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不斷更新)習近平回信培僑中學學生 本港各界冀多辦國情活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