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上江南
6月27日,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計劃7月初訪華,和新任的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首度進行高層經濟會談。拜登仍預定和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但日期未定。
自從布林肯通過民主黨關係較好的傳媒不停放話訪華,實驗成功以後,國家主席習近平接見了布林肯。美國部長們嘗到了甜頭,耶倫是否和布林肯一樣,又是一場「口嗨」?
中國給出了很多機會
今年以來,財長耶倫多次在國會作證時表示期待訪華。2月份,耶倫說美國應在經濟問題上加強與中國溝通;4月份,耶倫重申將在「適當時候」前往北京;6月上旬,耶倫在會見多位美國商界領袖時,再次強調美國與中國在貿易投資上合作的重要性。現在美國財政部又通過彭博社放話了。

6月22-23日,國務院總理李強訪問法國期間,出席馬克龍總統倡導的「新全球融資契約峰會」,耶倫也出席了峰會,官方沒有任何關於耶倫希望偶遇李強總理的報道。
6月27日,2023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這屆論壇主題是「企業家精神:世界經濟驅動力」。李強總理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包括達沃斯論壇主席施瓦布和巴巴多斯總理莫特利、新西蘭總理希普金斯、蒙古國總理奧雲額爾登、越南總理范明政、WTO總幹事伊維拉,以及來自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1500名各界代表出席。沙特也派出兩個部長率領30多人的代表團出席論壇。
達沃斯論壇沒有看到拜登政府派官員出席的報道。
拜登政府依然在制裁的路上狂飆
6月19日,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布林肯時,會議桌中間擺放了荷花,寓意「以荷(和)為貴」。我們展現了足夠的誠意。
筆者曾在點新聞發表《習主席會見布林肯,接下來看拜登的了》文章,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了布林肯,給足了拜登面子,展現了待客之道的大國風範,那麼拜登政府是否也應該展現些善意呢?
筆者不僅沒有看到一絲善意,反而是美國加碼制裁、圍堵,這次又要耶倫來推銷美債,這麼好的事怎麼都發生在美國人身上呢?
彭博社在報道耶倫期望訪華之際,又報道:拜登政府限制美國企業投資中國高科技產業的行政命令,將近完成,最快7月底準備推出,但具體頒布的時間和最終細節尚未確定。限制的領域包括:半導體、AI、量子技術等。
近日,美國司法部的「釣魚執法」誘捕8名中國公民和4家中國公司,司法部以販運用於製造芬太尼原料到美國和墨西哥為由,起訴他們。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推特連發七條推文,譴責美國「釣魚執法」。
針對中美之間芬太尼的合作,美國提出的要求,中國政府已經進行了嚴厲規管,而美國佔世界人口5%,卻消費了世界80%的芬太尼,至今沒有列管芬太尼類物質,美國應該做的是全力減少國內毒品需求,而不是向外轉嫁矛盾,甩鍋推責、抹黑中國形象,這些所作所為根本解決不了美國濫用芬太尼的問題。
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近期通過涉華修正案,要求在發生衝突的時候,封鎖對中國的燃料運輸。這項法案共和黨31票支持,民主黨28票反對,最後得以通過。美國眾議院軍事委員會的這一法案是打擊我們社會正常持續的運行。
我們對拜登政府還應該有幻想嗎?
耶倫來華是口嗨作秀
拜登在違約的最後一刻,簽署了提高國債上限的法案,避免了美國的違約。下一步就是增發美債至少1.5萬億美元,按照美國國內60%、海外40%的購債情況,除了鮑威爾開動印鈔機外,從華爾街抽走流動性肯定也是耶倫必須施展的賣債招數。如果從華爾街抽走如此金額的流動性,美國銀行的倒閉潮一定會陸續再來。
耶倫曾經講過:今年可能會有更多銀行尋求合併,預料美國金融業Q2整體利潤下降,可能對銀行股價帶來壓力,進而促成更多銀行合併。銀行倒閉的下一步就是耶倫所說的合併,按照耶倫所講,美國下半年或許會發生經濟危機,此時她想來中國訪問,難道想複製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時,中國出手相助的「名場面」嗎?
今年年初,美國幾家銀行破產倒閉,瑞士信貸銀行出現破產危機被瑞士銀行併購,包括中國央行等海外持有美債的國家都紛紛拋售美債。當危機暫時渡過後,媒體報道中國連續兩個月增持美債,但在近期外媒報道中國又開始拋售美債,此時中國央行拋售,對於耶倫來講,絕對不是好消息。
耶倫推銷美債的難度可想而知。就算我們讓耶倫來華訪問,拜登政府及美國國會不停地發動制裁、圍堵甚至起訴,這樣的環境下,耶倫或許會步布林肯的舊路,成為「One Night in Beijing」。
美國和印度關係急劇上升,莫迪訪問華盛頓,美國給出了最高禮遇,耶倫應該趁機讓莫迪政府多多購買美債,甚至讓美國背書的核污水排海的岸田文雄以及期望加強韓美關係的尹錫悅政府增加購買美債,或許這才是耶倫推銷美債的最佳客戶。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