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陽,一位出生在香港的青年歌手,在前往北京經歷了內地的學習生活後,將自己的體會化為一首充滿愛國情感的歌曲「紫荊」。「紫荊」在內地社交媒體軟件「抖音」上一經播出便迅速走紅,也讓江陽站在了聚光燈下。在香港回歸25周年這個特殊時刻,這首歌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意義,成為了內地與香港情感連結的紐帶。
然而,成功並非一時造就,江陽的成長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作為隻身前往北京讀大學的香港年輕人,初出茅廬的江陽面臨着語言不熟悉、生活習慣與文化層面的差異,與以前全然不同的環境帶給了他無數想象不到的挑戰。江陽深知「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他全力以赴,日復一日,練就出了一口標準的普通話。醉心音樂的他發揮才能,與舍友一同進行音樂創作;他關心他人,曾前往山區支教,盡心盡力幫助農村孩子的學習。通過複雜而多面化的經歷,江陽鍛鍊出了強大的能力,也擁有了更寬廣的視野。
為記錄自己在京的學習與生活經歷,江陽製作了一個名為《從HK到PKU》的粵英雙語視頻,來向各地學生宣傳母校。「HK既是香港的英文縮寫,也是我自己英文名的縮寫。因此,它既代表我的整個旅程,又是我自己到北京大學的意思。」面對兩地文化和交流的鴻溝,江陽選擇迎難而上。從香港到北京,再到全中國,這位懷揣音樂夢想的青年正在用自己的行動建起一座橋,向着夢想不斷前行。
展望未來,江陽渴望將他的藝術能力與他所學的新聞傳播學相結合,以實現溝通兩地這一崇高的使命。江陽相信,作為「人類的共同語言」,音樂可以超越界限,消弭誤解,拉近人的距離。一如來時那般,江陽充滿希望。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