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新聞界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大公報》賀信一周年座談會」

香港新聞界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大公報》賀信一周年座談會」。(點新聞記者攝)

【點新聞報道】今日(6月12日),來自香港新聞界、新聞專業團體以及政府有關方面的嘉賓聚集一堂,在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大公報》120周年賀信一周年座談會」,暢談新聞界在習總書記賀信精神指引下取得的成就和令人鼓舞的變化,共話新時代傳媒人的責任和擔當。大家認為,弘揚愛國精神、銳意創新發展,不僅是習總書記對傳媒界的要求,也是對良政善治新香港的期望。

一年前的6月12日,在香港即將迎來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向《大公報》親致賀信,對《大公報》工作給予高度肯定、提出殷切期望,充分體現了總書記對《大公報》的親切關懷,對香港「一國兩制」事業的高度重視。總書記的賀信,為《大公報》和香港新聞界未來發展,為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長期繁榮穩定指明了前進方向。

一年來,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牢記習總書記的囑託,以賀信精神為指引,通過機制創新、資源傾斜、人才配強,不斷提升在香港、內地、海外三個輿論場的引導水平,用互聯網思維深化「三個融合」,全面打通媒體資源的編採融合、整合愛國愛港力量的聯動融合、突破單純新聞業務的跨圈融合,加強傳播手段和話語方式的創新,一步一個腳印,通過「內容+服務」實現跨界、出圈、升級,集團旗下媒體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有了大幅提升。

參加座談會的嘉賓包括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處長陳偉偉,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張國義,香港報業公會主席郭艷明,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郭一鳴,香港資深傳媒人員聯誼會會長楊祖坤,新聞行政人員協會執委、Now TV新聞及財經資訊主管陳鐵彪,香港報業評議會總幹事施秀菁,香港報業公會委員、星島日報總編輯湯錦標,資深傳媒人、專欄作家屈穎妍,立法會議員、嶺大協理副校長(學術及對外關係)及歷史系教授劉智鵬,立法會議員、「中國故事」國際傳播KOL聯盟召集人李梓敬,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主任李家文,以及橙新聞總監陳正偉等。

會上,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總編輯兼大公報社長李大宏作了主旨發言,他表示,總書記的賀信,為《大公報》和所有愛國愛港媒體指路引航,為大文集團在新時代奮勇前行注入了強大力量。在未來發展的道路上,大文集團將繼續以總書記賀信精神為指引,繼續以助力民族復興和國家強盛為己任,不忘初心、不負重託,以創新求發展,繼續擴大傳播力、影響力,為助力「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作出更大貢獻。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處長陳偉偉表示,新聞自由受基本法充分保障。如今,香港正踏上「由治及興」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時刻,面對各方面的挑戰,香港更需要建立一個和諧、理性的社會風氣,以凝聚社會共識,全城上下一心,迎難而上。對此,傅媒擔當了不可或缺的橋樑角色。他期望新聞界能繼續以一支健筆,或一部電腦、一部手機一起努力說好祖國故事、香港故事,共書精彩的新時代篇章。

中聯辦宣文部副部長張國義表示,一年來,大文集團認真學習領悟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推動經濟復甦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張國義分享了三點體會:一要凝聚社會共識,二要講好中國故事,三要加快融合發展。他強調,全面擁抱互聯網,加快媒體融合是資訊時代媒體生存發展的必由之路。

大公報總編輯于世俊表示,一年來《大公報》以總書記賀信精神為指引,對新聞工作的意義有了更清晰的認識,有了更強的動力。「愛國者治港」、推進良政善治,需要有良好的輿論環境助力護航,對此我們責無旁貸,使命光榮。「我們不忘初心,要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高度責任感,做好有效傳播。」

嘉賓們紛紛發言,大家一致認為,在「愛國者治港」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弘揚愛國精神、銳意創新發展,其實也是對整個香港愛國愛港傳媒的要求,更是對特區治港者的期望,在由治及興的新征程上,香港需要大膽創新,需要全力謀發展、拚經濟,改善民生,例如市民關注的熱點、難點、痛點,應該是政府施政的重點,也應該更用心關注推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他們表示,《大公報》具有悠久的歷史和廣泛的公信力,在香港的輿論場一直都很重要,近年來仍在不斷創新。他們指出,儘管面對科技的迅速發展和資源不足的挑戰,傳媒的專業價值仍然不可替代,未來要發揮好輿論監督的力量,繼續在監督施政、為民請命方面做得更好,提高傳媒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座談會由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主持,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副總編輯王欣之、吳德祖,文匯報總編輯吳明,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全媒體新聞中心總編輯黃曉敏,以及香港仔報總編輯林映等出席會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新聞界召開「習近平總書記致《大公報》賀信一周年座談會」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