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馬思科
為了率先一睹蘋果MR產品的風采,筆者久違地開啟「守夜模式」現場觀看WWDC 2023開發者大會。「排隊賀蘋果開新店、通宵收看發布會、收聽大蘋果時代Podcast」等等,都是十多年前我們這幫香港「果粉」令人懷念的指定動作。自「教主」喬布斯駕鶴仙遊之後,這些儀式漸漸式微,對老粉來說蘋果也降級到了「人手一部iPhone」、「濫大街」的品牌。
在iPhone未出世的年代,蘋果還保持着她的神秘感。從元老級的「@apple.com」、「@me.com」到新手村的「@icloud.com」,光看一個人的APPLE ID後綴就可以知道其入坑蘋果的資歷。在教主掌舵的時代,蘋果充滿着冒險與創新精神。喬布斯自詡蘋果為海盜船,與IBM那些其認為「庸腐」的巨企勢不兩立。為了鼓勵內部競爭,喬布斯甚至豎起了海盜旗,只有公司最出色的團隊才可以得到它。「iMac」、「iPod」、「iPhone」、「iPad」一件件的爆款,都出自那雙喬(喬布斯、喬納森)合璧的黃金年代。正是蘋果這份「Think different」、「不同凡想」的理念與炫酷的產品,吸引了一班熱愛科技的宅粉,製造出了宗教式的狂熱。
後喬布斯時代的第一個拳頭產品
在「廚師」Tim Cook掌控下蘋果市值已經由2011年翻了近10倍,達到了2.8萬億美金。不同於教主是產品設計出身,庫克精於經營之道,並憑着優秀的庫存管理與直營店銷售最終登頂CEO。庫克是傑出管理者,他工作勤奮、聰明、遇事沈着,在十年間不單將一個被外界認為將與喬布斯一同死去的企業經營的風聲水起,還甚至得到了如巴菲特這樣的資本大腕垂青。庫克正是資本最愛的那一類掌舵人,他會完美的幫資本迴避所有風險,持續構築企業的護城河和追求最大的商業利益。冒險與創新顯然不是他的優先選項,庫克在位十年推出的新產品線只有蘋果手錶和藍芽耳機,其他都是通過性能提升與換代來維持蘋果的核心競爭力。但「VISION PRO」誕生的這一天,我們終於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庫克……

「VISION PRO」:產品有缺陷,戶外使用場景從缺
香港時間6月6日凌晨3點,經過了一個多小時的漫長等待,庫克終於端出了十年來他作為CEO的第一個大冒險之作—「APPLE VISION PRO」。「VISION PRO」是蘋果的第一款MR(混合實境)頭戴裝置,可以讓配戴者在AR(擴增現實)與VR(虛擬現實)之中穿梭,提供沈浸式的娛樂和工作體驗。
醜話說在前,初見「VISION PRO」尚有很多「概念產品」的感覺:首先是很「概念」的售價,3499美金起的售價估計還未包括額外電池包或選配蔡司近視鏡片,直接拉滿市場的「仇恨值」,蘋果和其供應商的股票在產品發布後應聲下跌;其次是很「概念」的生態環境,作為Vision OS卻打着「完美支援iOS」的口號,未免讓人有做平台拓荒牛的聯想。其三,不知是否未解決道路安全問題,「VISION PRO」的演示全部都在室內進行,作為一款穿戴式產品卻缺乏戶外使用場景讓人遺憾,像「Pokemon Go」這一類本應和擴增實境功能完美結合的殺手級遊戲將不能第一時間在「VISION PRO」上實現。最後要小小吐槽的一點,就是雖然擁有外置電源包,移動續航卻仍然只有少的可憐的二小時,乘坐高鐵或飛機等交通工具時可能連看完一部電影的需求都達不到。

「VISION PRO」定價物超所值
數完「VISION PRO」的這麼多不是,筆者自己問心一句「想買嗎」?答案是「絕對」!雖然有一些缺點,但卻瑕不掩瑜。「VISION PRO」無可否認是一件劃時代的新產品,和每年更新手機的例行公事不同,已不是「要不要換」的問題,而是「有沒有」的問題。創新產品的新定價,都需要市場去習慣。十幾年前筆者也曾糾結是否要以六千元的「天價」入手水貨第一代iPhone,即使它只能用來打電話。時至今日智能手機的價值體系已然成型,沒有人會質疑花一萬多買一台iPhone是否值得。從傳媒在加州現場的報道來看,「VISION PRO」的做工出色、科技堆料可謂碾壓同儕。「VISION PRO」擁有誇張的沈浸式顯示效果,可模仿30多米寬高清巨幕,加上自帶環迴立體聲、成熟的智能音場,在家輕鬆享受IMAX影院的包場體驗。「VISION PRO」還是一台創新的3D攝影機,經光學雷達的輔助可拍攝出三維立體照片和影片供多角度觀看,留住與家人無價的美好時光與記憶。「VISION PRO」也是一台擁有「M2」和「R1」雙芯片的電腦設備,硬件性能超越13寸MacBook Pro,文書處理以至繪圖剪片毫無壓力。在還未計算蘋果品牌的溢價下,光是「極出色的光學顯示效果」、「創新3D攝影機」和「高性能電腦」這三樣「牌面」來計,「VISION PRO」近三萬港幣的基礎售價已可謂物超所值。而「PRO」的命名也代表了最高階的產品線,不排除將來會有「Vision Lite」等較低階的產品來填補定位上的空白,現時的較高定價也給予了足夠的下放空間。

「VISION PRO」此次最讓我感動的細節,是其增加了「通透」模式。除了2300萬像素的主顯示屏外,竟然還增加了一塊可模擬實時眼睛狀態和使用情況的外屏,貼心的讓用戶在配戴裝置的情況下仍可流暢的和外部交流。在設計總監喬納森·伊夫和iOS之父斯科特·福斯托都相繼離開多年之後,蘋果終於再次回歸「以人為本」的設計初心,讓筆者感到欣慰。

應用場景豐富,開啟元宇宙時代
這兩天陸續統計了現場傳媒的試戴感想,「VISION PRO」幾乎獲得了一致好評。最有代表性的評語莫過於「我看到了未來」的那種興奮。蘋果就是弄潮兒,平板電腦和智能電話哪一樣都不是由蘋果發明,但都由她帶成了風潮。蘋果MR「頭顯」設備劍指AR市場,作為大廠對元宇宙投下信心一票,增加了開發者們的信心,有利於元宇宙生態的茁壯成長。
「頭顯」設備的應用場景將會非常廣泛,主要可分為娛樂和工作兩個範疇。在娛樂方面,「VISION PRO」可直接增加遊戲的沈浸感,傳奇人物—小島秀夫的「死亡擱淺」續作已表明會在平台推出。「開放世界」類題材的遊戲也十分適合「VISION PRO」的發揮,史匹堡電影《挑戰者1號》(Ready Player One)裏的「綠洲」情景正走向現實!一旦「頭顯」普及,我們應該珍惜去電影院的機會,因為當每個人都將擁有私人影院的時候,這種生意模式將會淡出歷史舞台。在工業設計領域,實體化創意將變的唾手可得,大大加快工業產品的設計進程,讓人類的製造技術走上巔峰。在教育和培訓領域,醫科學生可進入虛擬人體了解構造、飛行學員可在家中累積上千小時的虛擬駕駛經驗、小學生可看到栩栩如生的史前星球、輕鬆模擬各種天文地理現象,走出書本學習。虛擬現實帶來的新工業革命,將提速人類文明發展的腳步。

試想一下將來我們可足不出戶地環遊世界、開拓視野,打卡全世界;試想一下香港人將突破住房的侷促,在睡房開着遊艇歎世界;試想一下智能伴侶將走入你的生活,聽你傾訴、永伴左右;試想一下生命將可數字化,通過AI算力將讓親人甚至自己變的不朽,通過「頭顯」設備與子孫對話、相處。種種情景都是那麼不可思議,科技終將打破我們的次元壁,讓我們的生活上升到更高的維度!

蘋果「VISION PRO」正是元宇宙的「敲門磚」,誕生於AICG發展迅猛的這個最好的時代,與Chat GPT一「軟」一「硬」雙劍合璧。蘋果的一小步,也許正是人類的一大步,WEB3.0的發展令人期待。距離「VISION PRO」的上市還有一年,這正是庫克貼心地留給大家存錢的時間,估計到時又將見到一機難求的景象。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