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點論 | 根除詐騙頑疾  有何良方?

本港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益見猖獗,案件層出不窮,騙術防不勝防,一些所謂高薪工作、網上情緣、購物投資等騙局呃走不少人的血汗錢。警方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首季,本港已錄得7361宗網騙罪案,平均每20分鐘便發生一宗,較去年同期高出約60%。根除詐騙頑疾,除了政府用打擊「洗黑錢」的力度加大打擊各類騙案,及作更多針對性防範和宣傳工作外,銀行、電信商及網絡平台等亦應主動作為,透過政商民跨界聯手合作,多管齊下共同抵抗詐騙勢力,剷除詐騙頑疾。

根據警方數字,去年香港詐騙案件高達27923宗,按年上升45%,涉及金額達48億元,當中超過七成涉及網上騙案,包括購物、求職、投資等。今年首季,香港已錄得7361宗網騙罪案,平均每20分鐘便發生一宗騙案,較去年同期4609宗高出約60%,涉及的總損失高達逾8.3億元。東九龍總區由5月15日至30日展開代號「搏虎」行動,偵破108宗騙案及拘捕153人。

不過,警方破獲及阻截的騙案,相信只是總體案件的冰山一角。近年電信網絡詐騙手法多樣,腳本複雜,騙徒不斷推陳出新,往往令受害者來不及防備。日前本港就揭出連警方的「防騙視伏器」都有騙徒假冒,進行二次行騙;亦有不法分子開始使用人工智能,用AI換臉及合成聲音實施詐騙,顯示防騙工作仍有優化空間,打擊騙案需要綜合施策及與時俱進。

在互聯網應用普及化、移動化時代,網絡及電信詐騙已成全球範圍內的犯罪主流。但無論詐騙集團如何翻新手法,依舊離不開電信、網絡、金融等平台進行詐欺運作。因此,在政府強力打擊的基礎上,相關業界也應主動配合,主動作為,積極防堵。

警方於去年9月與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及電信網絡商成立專責工作小組,共同制訂由源頭堵截電話騙案的措施,包括堵截「+852」字頭的偽冒來電、協助用戶過濾並攔截涉及網絡詐騙的超連結,以及停止提供服務予涉及騙案的本地流動電話號碼。此為執法機構與相關業界聯手,打擊電信詐騙犯罪的一個新嘗試,值得肯定。

根據台灣經驗,電信商及社交媒體、網絡平台主動作為,自律防詐,對於提升訊息辨識能力,阻截詐騙活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例如,「中華電信」運用AI技術分析及關鍵字識別機制提升過濾詐騙短訊的準確性及時效性,成功攔阻了超過4100萬條惡意短訊。「台灣大哥大」以大數據為基礎,研發出偵測偽冒網站與偽冒APP的系統,透過主動偵測與接收通報,推出至今1個多月,已經發現超過1500個疑似偽冒網站。購物平台「蝦皮」則主動阻斷含QRcode詐騙網址、高風險用戶預防性停權、推動賣家實名認證等防護措施,並在全站向用戶進行防詐騙宣導,保障用戶安全。

電信網絡詐騙萬變不離金錢,金融機構把關就至關重要。民建聯日前派員「實測」各類騙局,發現有被警方「防騙視伏器」列為高危的「轉數快」戶口繼續如常為騙徒接收騙款。民建聯主席李慧琼為此建議金管局有必要不斷審視完善銀行開戶機制,包括銀行簡化凍結有問題交易款項的程序,警方與銀行及金管局亦應有更多合作。

事實上,警務處於2017年成立「反訛騙及洗黑錢情報工作組」,就得到金管局支持,現時包括所有虛擬銀行在內共有23間零售銀行參加。通過分享訊息和數據分析的幫助,自情報工作組成立以來,銀行已識別超過21000個之前未知悉的傀儡戶口,並採取即時行動及支持執法調查。金融機構還應與時並進,依託創新科技應用,實時監察可疑帳戶,共享資訊平台,以助進一步管理系統性層面的傀儡戶口網絡風險。此外,新加坡讓銀行職員派駐反詐騙指揮處,協助更快速追查與攔截詐騙資金去向的做法亦值得本港借鑒。

詐騙已成為一本萬利的生意,詐騙集團不但竊取無辜民眾的財富,更破壞人與人之間的互信,削弱社會資本。當局有必要予以更大的重視,加強打擊力度以安定人心。而根除詐騙頑疾,不能僅靠警方執法,市民各界亦應齊心合作,提升訊息辨識能力,讓「反詐騙」成為新一代顯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論 | 根除詐騙頑疾  有何良方?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