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講真D|不要「虧大本」的自動停車場

文/陳術

特區政府正積極推展自動泊車系統,在深水埗一幅休憩用地,將會興建有花園、兒童遊樂場以及全港首個圓筒形自動泊車系統的公眾停車場;推動智慧出行或泊車,符合科技發展以及節省用地的方向,不過,一個大約有200個泊位的停車場及公園,造價就要7.8億港元,每年維護費超過1000萬元,這是否符合成本效益?有議員就質疑造價昂貴,並擔心相關系統日後未必能在其他停車場推展應用。

翻看相關資料,會發現議員的擔心不無道理,在相關項目,單計停車場的造價就高達5億元,地下樓層提供的170個泊位,平均每個造價高達250萬元以上;另一問題就是,政府文件提到經常性開支為1085萬元,若除以整個項目的200個車位計算(170車位在地下,30個車位在地面),每個車位要5.4萬元;數億元建造費用,每年過千萬元維護等費用,筆者想到的問題,就是我們在有關土地善用了科技,但代價卻是異常的高昂,這真的值得嗎?

車場至少要自負盈虧

在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作用,並為社區解決泊位不足的問題,絕對有利社區以及居民;不過,特區政府在撥出土地資源時,已經在有機會成本的情況下,把寶貴的土地資源用作興建停車場。然後,在興建公園、自動停車場時,又要付出數億元建設,如果之後還有維護成本及經常開支,筆者認為智能停車場、地面泊位的收入,必須多於每年付出的成本,否則就是政府興建了一個高科技的「虧本停車場」,公帑的運用,實在不該如此。

看特區政府的不同建設,不難會發現有不少成本高昂的建設或擬建設項目,筆者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數年前政府計劃在元朗興建一條造價約17億元的行人天橋,項目當時在社會引起極大迴響,政府最終先擱置項目。去年11月,審計署發表報告,又指出政府在安達臣道建造行人天橋時未完成設計就招標,之後要改設計和興建多一條天橋,導致額外近10億元開支。對整個政府而言,10億元、8億元的工程不是「大數目」,但如果不同的小工程加起來,可能就是天價數字。

須堅守審慎理財原則

眾所周知,香港未來有很多建設要進行,包括史無前例的北部都會區以及人工島建設,特區政府如何盡力避免不同的大小項目超支,是十分值得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雖然筆者不熟悉特區政府批出工程合約的條款或準則,但筆者認為,如果有機構承包了工程,理論上可以一同承擔風險,超支的責任,不必都在政府身上。經過新冠疫情,又經過幾輪的派錢或派發消費券,特區政府的儲備已不如數年前那麼「豐厚」,政府要管好頭家,開源節流是必須的技巧,審慎的理財原則,要實踐在不同工作以至大小工程之中。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講真D|不要「虧大本」的自動停車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