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報道】雖然社會逐漸復常,特區政府視新冠病毒病為上呼吸道感染病處理,但疫情持續,再加上後遺症(俗稱「長新冠」)影響深遠,種種因素顯示疫症仍對本港長遠醫療服務和人力資源構成負擔。
「長新冠」眾說紛紜 未有統一標準
已退休多年的李先生透露,去年8月初染疫,其後經醫生確認,患有「長新冠」,病徵包括喉嚨痕癢、睡眠質素差、四肢出疹、指甲發黑等。
李先生指,中西醫各有說法,西醫歸納為濕疹,中醫認為肺主皮毛,肺功能受損導致。由於情況持續半年以上,「好痕之餘,又冇咩解決辦法」,李先生形容,身心疲累,自信心大跌,情緒容易失控,所幸已經退休,經濟無憂,否則必定影響日常工作。
任職保安行業的陳先生則提到,自己在第五波疫情初期「中招」,康復後已即時投入工作,維持生計,無奈執勤時忘東忘西,需要補眠休息,有時會越睡越累,上司也擔心他患上腦霧。
陳先生續稱,曾向醫生求助多次,但同李先生相反,不同醫生都有各自的解釋方式,有人稱生活壓力大,是病因之一,也有人懷疑同「睡眠呼吸中止症」有關。他擔心病情繼續,會增加心血管疾病、憂鬱症、失智症等多項疾病風險。
根據世界衞生組織(WHO)研究,「長新冠」症狀「通常在感染2019冠狀病毒後3個月內」出現,並維持「至少2個月」。如果按美國疾病控制及預防中心(CDC)的定義,只要染疫後4周或更長時間內,出現新發、復發或持續的健康問題,即屬患有新冠後遺症。
曾任前食衞局政治助理的立法會議員陳凱欣指出,Covid-19對人類社會而言,是一款全新病毒,尤其是後遺症方面需要更多數據支持,醫學界目前未有統一標準,大家都以世衞的估算方式「摸石過河」。
政府消極收集數據 議員倡學童檢查時處理
對於「長新冠」人口比例,國際社會就更加眾說紛紜。世衞估計,約一至兩成康復者會出現相關症狀。有研究機構認為,比例遠高於世衞提供的數字,例如,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去年7至12月透過問卷,訪問約一萬名新冠康復者的後遺症情況,結果發現超過七成患者於確診五個月後仍然患有最少一種長新冠症狀。儘管有大學研究團隊積極調查,但特區政府自身的數據收集工作似乎未如理想。
醫衞局回覆本網稱,醫管局早前已參考世界衞生組織就「長新冠」的定義,開展匯集及分析「長新冠」醫療數據的工作。根據局方數字,由2022年8月15日至2023年2月6日期間,約2 800名普通科門診病人被診斷出現「長新冠」情況,主要出現的症狀為持續咳嗽、呼吸困難及乏力。由於有關數據匯集及分析的工作仍在進行,現階段暫時未能提供進一步數字。
另一方面,醫衞局又承認,政府未有統計涉及「長新冠」症狀向私營醫療機構的求診數據,現時私營醫療機構大多未有將病人醫療紀錄上傳「醫健通」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令搜集有關數據有實際困難。
陳凱欣直言,「可能中了皮膚病的市民也不知道同『長新冠』有關,等待他們求診屬於較消極做法,希望特區政府能充當較主動的角色」。
現時,衞生署學生健康服務為參加的小一至中六學生提供每年一次的健康檢查,包括身體檢查、個別健康輔導及健康教育,陳凱欣認為,相關學童數據基數較大,能有效地反映人口狀況,建議政府在健康檢查中,加多一欄「長新冠」,以便收集更多人口數據。
「長新冠」支援局限 中醫服務有待改善
「長新冠」支援方面,醫衞局回應稱,醫管局於2020年在18區中醫診所暨教研中心推出「中醫門診特別診療服務」,為合資格新冠康復者,提供免費中醫內科診療服務。截至2023年1月底,中醫診所已為超過10萬名康復病人提供近44萬人次診療。
18區中醫診所除了為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提供政府資助中醫門診服務外,亦有提供其他非政府資助中醫服務,以配合不同求診人士的醫療需要。醫管局會密切監察服務需求,並與中醫診所協調調動資源,以在有需要時加強服務。
一直在社區支援不同市民的民建聯社區幹事張嘉恩﹐贊同政府應主動發展中醫服務,並給予合資格「長新冠」患者10次免費中醫服務,但始終看病講求醫患溝通,或俗稱「人夾人」,包括東華三院在內的機構不能指定中醫,再加上每位醫生講述的內容及建議不同,希望能因應病情,安排同一醫生跟進患者。
張嘉恩稱,市民難以預約中醫服務,而且覆診時間要等待較長時間,提供的中藥只足夠5至10天使用,導致不少患者被迫轉往私營機構求診,情況未如理想,建議政府大力發展中醫產業,為市民提供更多選擇。
陳凱欣則建議,政府設立專科診所,為患上新冠病毒病及後遺症的病人提供服務,協助分流,舒緩急症室迫爆的問題。
(點新聞記者王俊傑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