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萬里馮論政|除了23條立法 鄧炳強訪京還有何意義?

文/馮煒光

「五一」假期前夕保安局局長鄧炳強率一眾紀律部隊首長訪問北京,坊間只集中23條立法,其實鄧炳強此行還有其他重要意義。

1)強化特區憂患意識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會見鄧炳強一行時,提醒各人要居安思危,有憂患意識,全力保護香港市民,捍衛國家安全。自從2020年中香港國安法生效後,香港的局面確實穩定下來,但港人不應麻痺大意。需知道2019年黑暴之亂,其實是有大國博弈和兩岸局勢的背景的。當時有浸會大學學生會會長公開撰文表示對台灣方面的「支持」表示感謝,甚至提到台灣方面有人以「螞蟻搬家」方式把暴動物資帶來香港。至於大國博弈,2019年香港街頭的遊行示威,隊伍中飄揚着多幅兼大幅美國國旗,外國人光看鏡頭還以為是在報道美國某一城市的示威。今天美國要遏制我國發展,在芯片製造方面,明擺着卡我國脖子,可以說博弈已到白熱化階段。因此,今天絕不能排除境外勢力仍會借香港局勢轉變而達其狼子野心。然而這道理不是很多市民包括公務員都明白的。說到底,港人一向缺乏國際視野,也對大國博弈的殘酷缺乏認識。

2)強化與內地搜救合作

4月25日,鄧炳強拜訪交通運輸部時,見證消防處處長楊恩健和政府飛行服務隊總監胡偉雄,分別與交通運輸部救助打撈局局長王雷簽署《技術交流合作五年規劃意向書》和《技術合作五年規劃意向書》,以加強雙方技術合作和交流救助經驗,提升專業水平。鄧炳強當時表示,兩地單位多年來保持緊密聯繫,隨着內地與香港通關,相關單位的技術合作、演練、互訪交流、考察和培訓等活動將可深化,進一步提升雙方的救助能力和強化應急體系建設。坊間對這樣的技術合作細節不感興趣,但這正是市民遇到危急時非常重要的。因為內地和香港一衣帶水,唇齒相依,市民若在海上或空中遇到事故,很多時都需要內地協助搜救。

筆者便曾有朋友因為划獨木舟遇上天氣不穩定,本來是一大群獨木舟一起前行,但因偶然事故落單了。由於天氣惡劣,該位朋友不幸去世,而遺體則是在內地水域發現的。當時特區和內地都有全力協作搜救,可惜無功而還。鄧炳強是次見證簽訂的兩份意向書,規劃未來五年的兩地救援隊伍的技術交流和演練,對市民日後遇上事故時需要救急扶危大有幫助。

3)總結2019年經驗

鄧炳強在回應坊間對23條立法提問時,除了強調憲制責任,還多番提到「總結2019年經驗」。筆者相信2019年黑暴之亂,中央有關方面應早已總結過,特區方面估計也有做總結。兩地是否藉今次交流進行更深入的總結探討,是值得大家關心的議題。

殷鑒不遠,2019年之亂是因為修訂《逃犯條例》;香港境內外的攬炒派或敵對勢力常利用特區政府修改法例的機會來興風作浪。特首李家超已強調23條立法最遲在明年完成,相信啟動立法到三讀通過這段期間是境內外勢力活躍期,既會透過外媒不斷抺黑香港特區和我國,也會藉機興風作浪,擾亂人心,甚至以誤導手法鼓惑市民以便引發抗議事件。因此,如何總結好2019年經驗及應用到未來的23條立法,相信中央和特區保安部門會交流成果。

鄧炳強和一眾紀律部隊首長肩負守衛國家南大門之責,香港再也不應成為國家安全的短板,無怪乎鄧炳強一行會獲中央政法委書記陳文清、公安部部長王小洪等分別接見及給予高度評價。除了萬眾矚目的23條立法,香港和內地的救援搜救合作進一步加強,以至海關、懲教的交流合作,也是極有必要的。

相關報道:

鄧炳強指本港仍有國安風險 冀最遲明年完成23條立法

陳文清夏寶龍晤鄧炳強 提醒要有憂患意識 捍衛國家安全

公安部長王小洪晤鄧炳強 充分肯定香港紀律部隊維護國安貢獻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萬里馮論政|除了23條立法 鄧炳強訪京還有何意義?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