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台灣紀行(1)——入境人龍

文/馮煒光

筆者自2012年後便再沒有踏足台灣,故筆者在今年3月趁疫情已過,旅遊開放,便申請進台許可。剛好在申請時傳出有好幾位政圈人物未能成功申請,筆者難免有些忐忑。當把一切資料都輸進電腦後,過了一陣,屏幕便彈出一份完整的入台許可。筆者把它打印出來,待把手頭的事情處理好後,便在4月14日傍晚由香港直飛台北。

筆者坐的飛機是晚上7時多着陸的。登機前,筆者通過旅遊網站訂好機場接機的網約車。筆者還身在香港時便接到台北網約車平台發來的微信,和筆者確認接車安排。筆者對台灣營運方會用微信預先接觸客戶,也感好奇。因為香港有些高級公務員(不是司局級的)是不會用微信的。就是裝了,也不會經常看。筆者在內地飛來飛去,訂接機的網約車都很順利。但筆者在台北卻遇上不好的經驗。

筆者途中看到不少台灣各地的旅遊廣告。(作者提供)

事緣台灣出入境安排相當糟糕,令筆者在着陸後花了一小時十五分才成功入境,還未計去拿行李的時間。筆者下機後,開心地走過桃園機場的通道,途中看到不少台灣各地的旅遊廣告,便來到十年前也來過的入境大堂。十年以來,位置沒變,但大堂明顯翻新了,較以前亮麗了,也立了一個用字母拼寫的台灣一字陳設(TAIWAN)。

台灣桃園機場的TAIWAN陳設。(作者提供)

筆者甫抵大堂,前面已有100多位遊客在排隊,人群因為官方的輪候帶而成了一條彎來彎去的人龍。儘管人龍不短,但台北的出入境當局卻只開了5個櫃台,而人龍卻越來越長,最後在入境大堂累積了近300名旅客。放眼望去,這5個櫃台的出入境職員是很有效率的,每個旅客處理的時間不算長。有個別旅客被帶離櫃台至大堂另一端,由其他出入境職員另行安排。筆者當時心想,這些旅客是否被拒入境,筆者會否也會像他們一樣被帶走呢?

正當筆者又一次心情忐忑時,網約車平台發來訊息說「您好,我們用車免費等待時間是落地後60分鐘,請您再留意下時間」。網約車平台也很實在,透過微信發來飛機着陸的航空公司官方時間,是4月14日的19:40。筆者收到上述溫馨提示時已是20:20。筆者抬頭看着前面至少還有50人的人龍,20:40前過到關兼提取寄艙行李,是無望了。這時候平台又發來訊息「超過免費時間,我們候時費用是RMB50元/10分鐘」。筆者心想那豈不是每分鐘5元人民幣,條款頗辣呢,而且似乎沒有封頂安排呢。平台又發來訊息:「只要您需要,我們一定會等您的」,還後加一個微笑的圖像。圖像發來時,已經是晚上20:30了。 筆者看着這圖像和眼前緩慢移動的人龍,真的是哭笑不得。只能一咬牙,通知網約車平台「你們走吧」。這樣一來,之前透過旅遊平台預訂網約車的174元人民幣,便付諸東流了。

當然,更重要的是筆者能否入境?好不容易熬到20:45,筆者終於到了出入境櫃台前。那位戴着口罩的女出入境官員,很勤快也很有禮貌。我把之前打印好的入台許可遞給她,她只着我在旅客簽名處簽名,然後便給我辦理。再着我面向鏡頭拍照,又把兩雙手的食指按到鏡頭下面的機器上,不消5分鐘,筆者便順利入境。沿着通道乘坐行人電梯往下走便到了取行李處,筆者見到大批行李在轉盤上,看來不少旅客被留在出入境大堂,故尚未過來認領這些行李。

不少旅客被留在出入境大堂,故尚未過來認領這些行李。(作者提供)

筆者十年後再來台灣的第一個感覺是:旅客不少。筆者見到有手持馬來西亞護照的華人,當然也有不少一邊排隊一邊閒聊或抱怨,手持特區護照的港人。但台灣當局只按排5個櫃台,而且旅客紛至沓來,以至人龍越來越長,這未免有點不夠人性化。但在排隊時,有出入境職員兩度回應筆者,已經手持預先申請好的入台許可,便不需要再另行填寫出入境申報表,這總算令筆者及一眾旅客免去「填了又白費」的窘境。執筆之時,已是4月15日早上,這天是我國的國安教育日。筆者人在台灣,恰逢陰雨,也不可能在這邊感受到國安教育的氣氛了。筆者擬在台灣四處蹓躂,甚至環島遊,究竟筆者在台灣會有甚麼經歴,相信讀者也會和筆者一樣,充滿好奇,也略帶興奮!

筆者人在台灣,恰逢陰雨。(作者提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台灣紀行(1)——入境人龍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