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從內地剛移居香港不久的母親近日於網上發文指,日前帶女兒到香港公立醫院急診看病,結果被公院的收費和服務所震撼,直呼香港公院不僅「福利好給力」,而且服務也非常人性化。
該母親於社交平台以「第一次在香港看病,沒結賬就讓我走了」為題發文,指女兒日前在家玩老鼠被咬到出血,惟自己知道之後女兒已經到校,於是慌忙跑去學校接女兒去醫院。雖然鄰居建議可以打999召救護車,但她認為沒那麼緊急,不想浪費社會資源,所以就自行到醫院求醫,而且輪候了相當長的時間。
該母親自述,自己到了醫院之後才知道看病要帶有效香港身份證、護照和VISA(簽證),且有沒有香港身份證,診費差別非常多。這位母親和家人早前從深圳移居香港,女兒是以「受養人」身份在港居留,說明情況後,工作人員給了她一張單,讓她在2個星期內帶上護照、VISA及單再到醫院結賬即可。她表示,看病過程中沒有任何的不必要檢查,醫生也耐心解釋為什麼不需要打疫苗,之後配了一周的抗生素和兩大瓶退燒藥作為備用。

該母親說,在拿到收費單時,單上列出的收費讓她感震驚,「公立醫院竟然只收了我180HKD(港元),連藥費都沒有……前些年,我帶孩子來香港看的都是私人醫生,看個咳嗽差不多花了萬把塊HKD(港元)吧。再後來,我就直接飛北京帶她看病了」。她大讚香港「福利好給力」,而且很人性化,看病為先救人要緊。

不過,該母親也表示,在公院看病最大的缺點就是等候時間太長。「急症也分好幾類,由於當時有個工人受傷了,醫生都跑去護理他了。所以,我們這種不是那麼緊急的,候診候了好長時間………」據醫管局網站顯示,其轄下急症室均實施分流制度,按照病人病情的輕重緩急而定治理的先後次序,分流護士會根據病情將病人分為危殆、危急、緊急、次緊急、非緊急五類。市民可以在網站查詢急症室等候時間(點此查詢)。
帖文引來網民熱議,有人誇讚樓主沒濫用「999」資源,「感謝你珍惜資源,不亂打救護車,讓真正有需要的人使用!」、「在哪個地方都是歡迎有禮又自律的人」,亦有網民分享經驗,「去了幾次急診得出的經驗,要早上9點前去急診才會把等候的時間縮短到1h(1小時)」。也有網民提醒樓主記得要按時付款,以免收到告票。
(點新聞記者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