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溫志倫
香港出生人數持續下跌,幼稚園業界首當其衝。早前教聯會以問卷訪問約230間幼稚園,發現近九成受訪幼稚園對下年度收生情況表示不樂觀,相信新生入學人數將繼續下降。「天寒知被薄,憂思知夜長」,相信業界的寒冬期將會持續幾年。無論是高中生選科,抑或是有意轉行投身幼兒教育的人士,都必須知道現時業界的情況及發展前景。早前,香港迪士尼舉辦大型職業博覽及招聘會,吸引大量應徵者前往求職。其中一位應徵者目前就讀幼兒教育,她本身喜歡與小朋友相處,亦明白很多幼稚園因疫情而倒閉,擔心未能順利入職。究竟,準幼師應如何獨善其身,踏上教育之路呢?
供過於求的現象
業界收生不足既是事實,亦會導致減薪裁員的情況。根據教育局的統計資料顯示,2021/22學年全港幼稚園教師人數為13,486位,但還有超過八間大專院校開設職前幼師培訓證書課程。每年為業界提供近千名合資歷的準幼師,形成供過於求的現象。不少業界亦會優先聘請具學位資歷的畢業生,使持有高級文憑的準幼師面對更大的挑戰和壓力。這個現象來自於供應量不斷上升,業界近乎飽和的情況下,應該審時度勢,諮詢業界,才能為業界及學生謀福祉。「陷人於危,必同其難」,值得反思現時的職前培訓機制,達至平衡。
復常下的新出路?
在香港有序復常、全面通關的情況下,既要對外「搶人才」,亦要提升社會的勞力。社區保姆服務正就是為支援一些因工作或其他原因而暫時未能照顧子女的家長,提供託管形式的幼兒照顧,以避免獨留幼兒在家。現時,社區保姆供不應求,而且質素參差不齊。若能安排具幼教資歷的老師出任社區保姆,將會有效地優化服務質素和舒緩人手不足的壓力。同時,亦為幼師提供一個新出路,以發揮所長。具經驗的幼師在照顧幼兒時,能將學校的教學經驗帶進社區;新老師亦可學以致用,吸取經驗。讓照顧者更願意投入勞工市場,提升社會的競爭力。
迎難而上 正面積極
從興趣出發,裝備自己,全面增值,盡展所長,將會是新時代準幼師所需要的條件。時代不停地轉變,不想被時代淘汰,就要擁有多項技能。建議準幼師在修讀課程期間,再學習一些與幼兒教育相關的興趣及技能,以提升自己的競爭能力。最後,鼓勵各位準幼師能懷抱夢想又腳踏實地,敢想敢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的新時代好老師。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學校聯絡部總監)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