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機遇|從商業精英到政界新丁 霍啟剛:相信可以為香港做更多事|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24)

年少有為、穩重能幹、與妻子伉儷情深、對兒女教育有方,公眾印象中的霍啟剛好似「別人家的孩子」。隨着霍啟剛以1248高票當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又獲委任成為香港藝術發展局新一屆主席,他身上肩負的責任與期待也與日俱增。霍啟剛如何完成這一路以來的身份轉變,對於自己諸多的新身份,他又有哪些規劃?本集點新聞《香港機遇》,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對話霍啟剛,帶大家一起探尋這些問題的答案。

無「家訓」非「放養」 為自己選擇負責

提及霍啟剛,總難以繞過他「霍英東家族的第三代成員」的特別身份,大家族的生活環境究竟怎樣?是否有這樣那樣需要遵守的所謂「家訓」?霍啟剛笑稱,「大家都好像帶入了電視劇情。」在兒時的霍啟剛看來,爺爺是嚴謹認真的人,每件事都要經過深思熟慮。甚至在每次演講前都要在鼻子上擦一些東西來防止流鼻血。

不過,凡事都有一體兩面。表面嚴肅的霍英東卻不會給子女、孫輩的人生設限,霍啟剛回憶,從自己小六畢業去英國讀書開始,小到考試、選課,大到未來職業方向選擇,家裏都給與很高的自由度,讓他自己選擇。

不過,霍啟剛還強調,這種「不設限」也並非指徹底的「放養」,而是也培養小朋友做選擇時的責任感相輔相成。時至今日,霍啟剛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亦都秉承這樣的理念。

返清華學習 把握內地發展機遇

霍啟剛2002年結束在英國的學業,作出的第一個重大人生選擇,便是到清華大學學習。霍啟剛回憶,當時正值 90年代末至2000年初,中國剛剛加入世貿組織,迎來經濟騰飛的初期,「我相信未來的發展重心都會在中國。」而雖身為港人,霍啟剛自認讀「番書」多年,普通話卻不夠好,因而想更好裝備自己。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03年一場沙士疫情,使得百業蕭條。霍啟剛遂跟朋友一起去內地尋找發展機會。他笑言當時並非真正意義上的創業,沒有「打本做生意」,甚至沒有公司出糧。不過是所謂「談談合作」。

霍啟剛指,這段所謂的「創業經歷」雖然不算非常成功,但正是這段時間,讓他有機會親身去到山東等內地不同省市,看到、學到很多不同的經驗,也增加了對內地的了解,對今後幫手家族生意的經營有所裨益。

投身立法會工作 冀帶來新改變

除了積累做生意的經驗,霍啟剛亦一路致力於投身社會服務工作,尤其是注重參與青年工作。霍啟剛坦言,自己參與青年工作的初衷,是希望拓寬社交圈。「因為在外國讀書,假期回來都是和那班同學交往。而參與青年活動,大家年青人一起摺起衣袖搞活動,都是很好的經驗。」

其後,霍啟剛更參加了香港青聯、全國青聯,也在政府委員會任職。但他亦發覺,受到職權範圍等因素的限制,政府委員會能夠做到和改變的事情往往比較有限。

2019年香港立法會換屆選舉,霍啟剛開始思考,自己是否能夠換種身份,跳出以往工作的框架,給政府提出更多意見。他續指,尤其是2020年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恢復正軌,更加需要現在的議員去研究一些新的東西,而不是一味跟住過去的模式去做,文化、體育方面,尤其需要這樣的嘗試。

至於身為體育、演出及文化出版界的立法會議員,霍啟剛究竟有怎樣「幫助業界」的建議和規劃,他沉默片刻後笑說,「好多,我怕時間不夠而已。」霍啟剛隨後說,自己會更多聚焦在文化藝術方面,以往政府對相關領域政策的關注度不夠,但隨着中央將香港定位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要更多去思考,怎樣利用文化,幫國家「行多一步」。

另一方面,内地文化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霍啟剛認為,香港如何在文化產業化方面,更好配合國家整體的發展進程,融入國家、融入大灣區,進而實現香港文化界的升級轉型,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他舉例指,像內地一直強調「用文化賦能旅遊」,文化和旅遊有著結合發展的先天優勢,如今香港成立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我作為立法會議員,都會同局長多傾下這方面事,現在冇藉口不做了。」

至於出任香港藝術發展局主席一職,霍啟剛則希望藉藝發局的力量,建設好香港文化人才的階梯。尤其是給剛剛畢業的青年、剛剛建立的中小藝團更多資金和資源。「比如演藝學院畢業的學生,想要跳到九大藝術團體是不容易的,如何幫助年青人,從中小藝團做起,讓他們見到一條長遠發展的路徑,這是可以通過藝發局去集結社會各界關心和支持文化界,從而一步步解決的問題。」

另外,對於早前施政報告及財政預算案提及的有關表演藝術博覽會的規劃,霍啟剛了解到,雖然活動尚未開鑼,但世界各地的不同藝術機構已經躍躍欲試。霍啟剛說,這正是香港在「一國兩制」之下的優勢所在——全世界的文化界對參與香港的文化活動,都有極高的積極性。他表示,這也正是香港可以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重要基礎。

體育科技大有可為

至於自己早已深耕多年的體育領域,霍啟剛亦有新想法。他指出,大家提到體育,一般只會想到比賽、運動員等關鍵詞,但其背後的體育產業還蘊含極大發展潛力,並非只有運動員才能參與體育。

霍啟剛透露,自己正在推進一項與北京中關村的合作項目,希望聯合區內的創業公司,成立一個數字體育產業聯盟,來發掘賽事本身以外的發展機遇。他指出,像是如何利用VR、元宇宙等技術,提高觀眾、粉絲的參與度;乃至在人口老齡化的背景下,如何利用科技,讓更多老年人參與到體育運動中,提升老年人體魄等等,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成人大「票王」 有信心面對更多挑戰

出任立法會議員之後,霍啟剛又以1248高票當選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在《香港機遇》錄製現場,霍啟剛首先感謝諸位選委的支持,同時表示感受到壓力及責任。

霍啟剛說,與立法會選舉時專注文化體育界不同,參與人大選舉,讓他認識到選委會是社會的縮影。要在短短幾個禮拜去了解宗教、航運、建築等不同領域的議題,對他來講是一個開拓眼界的過程。

他還提到,現在兩會雖然還未開始,已經有很多跨業界的人士找到自己,稱「我有這個要求,你要去反應下。」霍啟剛表示,已經預期到未來工作量會更大,但有信心可以做到,希望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到香港。

籲港青跳出舒適區

霍啟剛從事青年工作多年,談及香港年青人應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他認為,年青人首先要勇於跳出固有的舒適圈,更要認清及把握好自身優勢,利用香港比較開放的信息流,去尋找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

霍啟剛分享稱,自己曾見到一位做西式甜品的港青,最終選擇將店開在中山,因為她覺得「我在北京、上海競爭力不強,但在中山可以是唯一一家。」經過幾年發展,她成為周邊所有五星級酒店的供應商。

霍啟剛說,由這個案例可以看出,雖然大家都在講高科技、AI,好似離自己很遙遠,但其實往往很多機會就在我們身邊。「年青人沒有那麼多包袱,不妨去闖一闖,哪怕去中山開餅店,都可以做到很成功。」

自稱「新手家長」 願與子女共同成長

越來越多的社會身份,日益多元化的工作挑戰,難免擠佔了霍啟剛與家人相處的時間。他坦言,如今和小朋友及太太相處的時間確實「少咗」。但在小朋友教育方面,都做到「全家總動員」,更盡量抽時間陪小朋友遊水、帶小朋友看演出,保證親子時光。

談及對小朋友未來發展的期待,霍啟剛則希望秉持爺爺的教育理念,給小朋友足夠的空間,讓他們去嘗試、去了解自己現在做的事情,讓他們明白為什麼要這樣做,而不去苛求他們考試多少分、入哪間大學。

雖然大仔已經9歲,霍啟剛仍自認是「新手家長」。在他看來,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往往比大人強,懂得的東西甚至比大人更多,「希望大家可以一齊增強學習能力,而不是『我要你成為怎樣的人』。」霍啟剛說。

側記:背後的女人

訪問霍啟剛,郭晶晶總是難以繞過的話題。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香港機遇》的訪問中,霍啟剛提及的郭晶晶,更多是一個盡職盡責、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母親。

譬如霍啟剛稱,因自己的工作日漸繁忙,雖盡力充時間「湊仔」,卻仍有力所不及之時。輔導孩子功課的任務大多由郭晶晶承擔。而大仔上四年級後,課業難度增加,郭晶晶常常要同小朋友一起讀書、學習。可謂「共同進步」。

除此之外,郭晶晶亦有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教小朋友游水。不過霍啟剛透露,自己是運動員,往往很難教自己的小朋友。他還「爆料」說,自己認識的一些國家隊乒乓球運動員,也要在外面請教練教自己的小孩。

(視頻攝製:Yan、任青、蘇婷/剪輯:Yan /撰文:記者 沐晚)

【 關於《香港機遇》(Our Synergy)】

點新聞《香港機遇》(Our Synergy)是一檔非一般的節目,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同時馳騁商界,對香港方方面面有獨到見解。在這裏,你會看到來自政界、商界及文化藝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嘉賓有別以往的一面,聽他們與周振基暢聊成長經歷與行業故事,同時結合當下熱點,探討香港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機遇。

【 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Prof. Stephen Chow】

出生於香港,香港大學經濟及商學院哲學博士,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亦馳騁商界,大力支持慈善公益、教育事業。在《香港機遇》這檔節目中,周教授亦延續無償服務社會的公益行動,義務地以特邀嘉賓主持身份邀請各領域代表人物,講述香港機遇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機遇|從商業精英到政界新丁 霍啟剛:相信可以為香港做更多事|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24)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