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冼漢廸:津港科創合作正逢其時

筆者在天津市市政協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會場留影。

筆者有幸擔任新一屆天津市政協常委,於日前認真聆聽了天津市委書記陳敏爾,天津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與出席市政協十五屆一次會議的港澳地區市政協委員見面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以及在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聽取了張工市長所作的工作報告,筆者深刻感受到了天津在過去一年取得的成就來之不易。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過去一年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的「三個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貫徹落實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要要求,取得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全市生產總值預計達到1.6萬億,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到3.66%,位居全國第三,筆者身為天津政協委員,從內心深處為天津取得的勝利感到歡欣鼓舞。

其中,筆者對於天津市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動科技創新的決心與勇氣深表讚賞。在張市長《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天津的創新驅動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6家海河實驗室聚集國家級人才團隊176個,開展重大課題130餘項。「天津號」純太陽能車反覆運算升級,康希諾全球首款吸入式新冠疫苗獲批緊急使用,實施智慧製造轉項資金專案203個,新打造智慧工廠和數位化車間100家,工業企業上雲達到9000家,取得矚目的成就。

當前,創新、智慧、綠色、低碳廣受關注,帶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產業變革新機遇。天津也順應時勢,近年來大力發展科技創新,「把創新擺在現代化建設全域的核心位置」,在半導體晶片、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創新領域取得矚目的成就,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強調實施「十項行動」,其中便包括「科教興市人才強市」的行動,市政府各項構建創新生態的舉措,都是以結果為導向,打通科研過程中的堵點、難點、痛點,既解放思想,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同時也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激發科研機構及人員敢於創新、敢於質疑,秉持科學精神,迸發創新活力。

與此同時,新一屆香港特區政府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魄力,推動科創發展,特區政府上月底公布《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藍圖》,是繼1999年以來特區政府再度就香港的科創發展制訂政策檔,為未來五至十年的香港創新科技發展制訂清晰的發展路徑和系統的戰略規劃。這份藍圖緊密圍繞習近平主席在「七一」講話中的重要指示,提出新一屆特區政府要不斷增強發展動能、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的希望,同時亦貫徹李家超特首在競選中提出「無創科、無未來」的施政理念。其中的100億元「產學研1+計劃」,以配對形式資助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本地大學研發團隊,激勵產學研協作,更是前所未有的舉措。

故此,筆者認為,目前天津擁有良好的科創發展氛圍,正好與香港在科創方面發展的勢頭與原有優勢更緊密的結合。事實上,香港高校具有廣闊的國際視野,擁有五所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47位兩院院士以及16所獲國家科技部批准成立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夥伴實驗室及6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憑藉雄厚的科研實力,在多個領域的創新能力居於全球領先位置。同一時間,天津在過去十年來,着力提升高校原始創新和服務能力,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5所高校14個學科躋身「雙一流」建設行列。

因此,筆者認為津港科創合作正逢其時,所以也特別在今年的政協提案中建議,加強津港兩地高校的合作,透過結盟的方式,除了高校與高校之間結盟外,更可以推動形成若干個專業學術聯盟,例如在半導體、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領域,透過聯盟推動更緊密的合作。

此外,兩地高校也可以在結盟的基礎上,聯手承接國家重大科研項目,取長補短,聯合攻關,提升科研專案的成功率,也通過香港與內地高校合作促進知識轉移,互補雙方在科研成果產業化方面的不足。

筆者亦建議推動津港兩地高校的圖書館資源、科研資源共建共用,同時兩地高校合作推行交換生計劃,並在學生互派、課程互認、學分互認等方面探討長遠的合作方向,通過津港兩地的高校合作,筆者認為既可以讓香港青年了解內地,對內地形成全面、準確、客觀的認識,增加國家認同;另一方面,也可以讓天津的青年朋友了解香港、認識「一國兩制」的重大意義。

(作者為天津市政協委員、互聯網專業協會會長冼漢廸)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冼漢廸:津港科創合作正逢其時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