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來論丨歷史教育怎樣才真正有效

文/吳軍捷

大家知道,愛國主義教育必須由歷史教育開始。猶記得2016年10月,梁頌恆、游蕙禎二人宣誓時居然指稱中國為「支那」,如此辱華言論引起民眾的極大憤慨。當時,筆者和歷史教授趙雨樂等一起發動全港500名學者簽名,集資在六大報刊登出全版廣告,聲討狂妄無知的梁、游二人,要求取消其特區護照及議員資格。我們向特區政府鄭重提出:「教育局應重新審視年輕人錯誤歷史觀念的成因,從中小學的歷史科目入手,並聯同專家學者,探求及改正歷史教育不足之處。」我們建議:一是今後舉辦不同的論壇,回顧中國抗戰歷史;二是在中學學科當中全面恢復「中國歷史」獨立成科,作為必修科;三是特區政府建立香港抗戰歷史紀念館,用多元形式開展愛國教育,生動說明中國文化傳承的要義。

六年過去了,經歷過風風雨雨,大家更明白了通過歷史教育,培育年輕一代愛國情操的重要意義,也都明白用抗日戰爭的史料入手歷史教育的作用。中國歷史科已經編入初中必修課,裏面有香港抗戰的內容。歷史博物館和海防博物館也增加了香港抗戰的史料,民間的抗戰紀念館開始建立,到斬竹灣和烏蛟騰兩座英烈紀念碑獻花的人也多了。但歷史教育怎樣才真正有效,仍然值得我們深思。

歷史與其他學科不一樣,它不是光憑理性分析,只在課堂上講述就可以被理解的的學科。上世紀初葉英國哲學家和歷史學家柯林武德(Robin G. Collingwood)說,一切歷史都是思想的歷史(《歷史的觀念》16頁)。歷史思想有其特殊的對象,過去空間和時間上發生的特殊事件,是不能用數學思維、科學思維和神學思維來加以領會的。中國傳統對歷史學習,有一個更高層次的體會,就是重視歷史意識的培養,認為歷史意識比歷史知識更重要。一個人如何看待過去必然影響他如何看待現在和不久的未來。有正確的歷史意識,才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歷史意識的形成和培養,是個人和社會互動的結果,歷史學科是有溫度、有感情的,教和學的方面都要用感情投入,社會也要創造出整體環境的熏陶。著名歷史學家錢穆先生,一再告戒我們「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去認識的歷史,他歷經滄桑,看透了歷史,認定香港兩千年來都是中國的南大門,是中外文化的大熔爐;也認定中國有自己的現代民族國家路線。由這種感性情懷所推動的使命感,他才會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下,創辦新亞書院,力揚新亞洲之光。認清中國道路的走向和香港不可置疑的位置,來決定我們的感情投向,是進行歷史教育,形成新一代正確歷史意識的不二目標。

香港受英國影響甚深,歷史教育界至少仍有四點缺陷:其一是崇尚「理性」分析,習慣於把歷史事件從大環境中抽離,零碎分析。例如不久前,還有人在會考中出題:「日軍侵華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簡直荒唐。其二,是藉口批判性思維,竟然說研究歷史,就是「要從秦皇漢武、毛澤東、凱撒、拿破崙身上吸取歷史教訓」,這是何等不自量力。第三,割斷香港與內地天然的悠久文化聯繫,例如把香港定格為小漁村,孤立地研究香港民俗生活,構建「本土文化」;又把香港抗戰史完全納入太平洋戰爭史,把中國歷史列為東亞史,實際上是一切以歐美為中心,否定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第四,小島眼光,自我狹窄,閉眼不看周邊己經流動變化了的環境,認識停留在三四十年前,只接收自己所偏好的片面信息,內心仍不認可十四億中國同胞所走過的奮鬥之路,不承認中國今天在世界上的強大地位。如果我們的教材、教師、教法沒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很難令年輕一代真的明了自己所處在的過去、現在,更不知未來。

既然歷史教育,最需要的是感性的培育,那我們除了改革課堂教學,還應該創造更多的教育環境,讓更多的人和事影響下一代。筆者曾經參觀過俄羅斯的衛國戰爭紀念館,在那裏,聲光電營造的蘇德戰場模型旁,筆者留意到一位年輕的女教師聲淚俱下地給一群小學生講述卓婭的故事,孩子們也淚流滿面。這個以感情傳遞感情,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埸面深深的震撼了筆者。歲月流淌,我們的先人在過去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裏是怎樣面對生命的拷問,我們不易感知。「書上得來終覺淺」,有調查指不同學習方法的信息接收量,當中讀書10%,傾聽(講課式學習)20%,觀察30%,傾聽與觀察50%,講述與書寫70%,體驗並分享80%。筆者之所以大力呼籲要善用香港抗戰的史料進行歷史教育,除了香港抗戰的特殊重要意義外,還因為這段歷史離我們還不算太遠,抗戰的老兵還在,抗戰的遺址很多,全民抗戰的經歷還在民間記憶裏。善用一切資源,復原那段情景,讓青少年置身於接近歷史真實的環境,去感受、去體驗,去嘗試拷問自己靈魂,還不太困難。

現在,香港也有了些紀念埸所,可惜許多人去到那裏只是照個相、打個卡,停留不到二十分鐘就走,教育作用就很微了。筆者提倡多做體驗式的互動教育,「體驗」的「體」,是讓人設身處地去親身經歷;「驗」,是引人感受驗證,內省求知。體驗是充滿個性和創造性的過程,體驗式教育強調的是學習者的參與性,前提是要使教學過程變成一種能引起學習者極大興趣,能向知識領域不斷探究的活動。數年前,筆者會在當年抗戰的戰場維港灣畔,放置了一架1比1的高仿真飛虎隊P-40戰機,即時吸引了大批青少年來參觀。我們通過3D動畫片,與老兵見面,介紹當年全民抗戰的歷史,營救文化人的壯舉,要求參與者做問答題,通過的可以打仿真槍給予奬勵,這個活動吸引了五萬多人參加。筆者最近亦組織了一群中學生,去訪問抗日老英雄李漢,拍攝微電影,他們到了烏蛟騰村,聽李漢介紹當年村裏抗日的情況,到學校、交通站、民兵駐地考察,最後在英雄村長李世藩犧牲的地方,重演當年的情景。他們畫出了村長被日本軍馬拖死的畫面,情不自禁地說:「村長真的好痛啊!」女孩子閃出了淚花。拍攝期間,李漢不幸離世,同學們都心情沉重,即時排演了一輯小話劇,自編台詞表達了自己的心聲。筆者相信,這種體驗式的學習,同學們對抗戰英雄的形象是刻入心裏了。近日,我們發起青少年種植「和平紀念林」,以緬懷抗日英烈和死難同胞的做法,效果也很好。正如《荀子·儒效》中所說:「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據說,中國古代帝王教自己的後代學習歷史,不是讓他們死記人名、年份,而是模擬出歷史的情勢,問他們可以有什麼選擇、準備怎樣做,然後對照歷史,研究得失。這是強調了要把歷史拉近,讓歷史的問題成了自己的問題,讓歷史的經驗成為當代的借鏡。今天的歷史教育,最大的障礙是年輕人覺得與自己無關。是否可以考慮先用年輕人喜歡的東西來吸引他們的興趣?我們正在籌劃一個還原抗戰史實,融合自然、怡人優美的「錦田歷史文化營」,準備建設可完成各種培訓的游擊營地、野戰陣地、歷史展館、鄉俗文化展館、親子活動農耕等的場所和空間。為抗戰歷史、中華傳統文化、生命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等愛國主義教育提供一個呈現真實場景、道具和故事氛圍,啟發主動的仿真情境。在野外活動空間,充分釋放青少年的激情,通過歷史重演,參與緊張的軍事遊戲,學會危機中應急生存的技能,増強保家衛國的安全意識;學習繪畫、拍攝、網媒運行、微電影製作等技能;種植農作物,做各種勞作,學會感恩,學會體驗在自己的土地中生長出來的愛國愛鄉家國情懷,並且知道祖國發展的新動向。相信歷史教育只有跳出居高臨下的語態,多元有機地、全方位地用歷史去激勵創意,才能形成正確歷史意識;用生命去影響生命,才能啟發年輕一代真正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裏來」「要向哪裏去」「人生的意義何在」,才能正確選擇創造自己的七彩人生。這類主題鮮明的教育基地內地到處有,效果很好,而香港一個沒有,希望特區政府支持我們去辦。

中國正展開一個新時代,滿懷信心地迎接各種挑戰,香港時不我待。國家主席習近平強調:「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闡釋和主題教育活動,使全國各族人民牢記由鮮血和生命鑄就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歷史,牢記中國人民為維護民族獨立和自由、捍衛祖國主權和尊嚴建立的偉大功勳,牢記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的偉大貢獻,弘揚偉大抗戰精神。」要為香港「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為國家的安全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用歷史文化營的方式開展歷史教育,重建新一代正確的歷史意識,值得嘗試。

(作者為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會長)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來論丨歷史教育怎樣才真正有效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