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G20四大看點搶先睇:習拜會晤、俄烏同台、經濟危機、疫情終章

二十國集團(G20)領導人峰會將於本月15日至16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這場峰會早前經歷一波三折,原先是意大利取得該屆峰會主辦國家,但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則提出延至2022年印度獨立75周年之時舉行,因此於2018年峰會上與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進行協調,最終達成共識改為印度承辦。這麼一來,印度本來將擔任2022年G20峰會主席國,印尼最初原計劃在2023年擔任G20峰會主席國。但是,考慮到印度尼西亞將在2023年擔任東協峰會輪值主席國,所以印度尼西亞與印度商討提前一年擔任20國集團的主席,即印度尼西亞與印度交換了20國集團首腦會議的主席職位。

G20全稱為「Group of Twenty」,意思是「二十國集團」。G20是世界上經濟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國家領導人召開的年度會議,其成員國GDP總量佔世界GDP的85%,人口佔全球總人口三分之二,幾大國家首腦齊聚一堂,暢談的議題重要程度非比尋常。作為今年一大年度盛會,外界媒體分析認為,G20中有四大看點值得關注,讓我們搶先了解吧!

中美兩國元首將在巴厘島舉行面對面會晤。(新華社)
中美兩國元首將在巴厘島舉行面對面會晤。(新華社)

習近平與拜登會晤

中美關係是近年來國際外交中的重要議題。據中國外交部和美國官方發布消息,中美兩國元首將在巴厘島(峇里島)舉行面對面會晤。會晤在14日即G20領導人峰會正式開幕的前一天舉行。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中美巴厘島會晤將創造多個「首次」——它是中美兩國元首在新冠疫情暴發近三年來首次面對面會晤;拜登就任總統以來兩國元首的首次面對面會晤;中美完成各自國內重大政治議程之後的首次會晤;以及佩洛西竄台事件後中美最高領導人的首次會晤。

「從本質上說,中美關係是G20裏『核心中的核心』。」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表示,儘管俄美關係也頗受外界關注,但中美關係被認為更加能夠決定世界的未來。「很多國家擔心,中美對抗將導致世界走向陣營對抗,使全球化變成碎片化。此次中美元首會晤在G20峰會前舉行,也意在釋放一定積極信號,為世界吃一顆『定心丸』。」

「世界上前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衝突讓東道主印尼總統佐科感到擔憂。」根據外媒報道稱,佐科在接受採訪時說,「沒有對話就不會有和平」,如果中美兩國領導人能會面並交談,對世界來說將是非常好的,「特別是如果他們能夠就如何幫助世界復甦達成協議。」報道認為,中美間日益緊張的關係被認為加劇了像印尼這樣的東南亞國家的焦慮感和不安全感——它們大多在安全上依賴美國,但在經濟上靠近中國。

分析認為,台灣問題和俄烏衝突將成為此次中美會晤的關鍵議題。「佩洛西竄台事件為中美關係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而所謂的『台灣政策法』一旦通過,則意味着美國將進一步掏空一個中國政策;對美國來說,共和黨在中期選舉後掌控眾議院,將為拜登為俄烏衝突和氣候問題撥款施加更大壓力,從這個方面而言,民主黨政府或希望尋求中國在相關問題上發揮更大作用。」王義桅分析認為。

不過,外界並不期待這次會晤可以產生太多具體的、突破性的成果。有觀察人士分析,中美間形成今日的緊張局面並非一朝一夕,中方將尋求推動局勢向緩和的方向發展,提出建設性主張,但對美方摒棄霸權思維作出正面回應,並不能抱有預期。

俄羅斯代表團將由外長拉夫羅夫率領參會。(資料圖片)

俄烏同台

毫無疑問,俄烏衝突將成為此次巴厘島峰會又一大關注焦點。據早前消息,普京將不會以線下方式參加此次在巴厘島舉行的G20領導人峰會,但不排除可能會發表視頻演說。俄羅斯代表團將由外長拉夫羅夫率領參會,但俄烏衝突會是這次的會議重點主題之一。

2月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G20內各國出現分歧:美國和西方盟國制裁俄羅斯,但中國與印度則不願譴責俄羅斯,不參與制裁行動,還大量進口俄羅斯能源。

美國和西方國家反對俄羅斯出席G20峰會,但為平衡G20成員國的立場,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在6月分別訪問基輔和莫斯科,與總統澤連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及普京會面。

印尼向俄羅斯及烏克蘭都發出了參與G20的邀請,普京相信僅會在個別會議以視像形式出席峰會,澤連斯基亦預期只會以視像形式出席。

儘管普京和澤連斯基不會親自出席峰會,但外界仍期待俄烏兩國代表在G20的互動,及歐美國家對俄羅斯發言時的反應。

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全球經濟體將在2022年或2023年出現萎縮。(新華社資料圖)

經濟危機

G20峰會歷史並不長,其實它是危機之下應運而生。1999年,七國集團(G7)的財長會議倡議成立G20,主要是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機制,此後每年舉行。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在美國倡議下,G20提升為領導人峰會,並於當年11月在華盛頓召開第一次領導人峰會,共同協調應對危機,當時通過了47條金融領域改革行動計劃。2009年9月舉行的匹茲堡峰會將G20確定為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當前,全球經濟重現危機。由於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推高能源和物品物價,全球經濟正面臨衰退。

上個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超過三分之一的全球經濟體將在2022年或2023年出現萎縮,而美國、歐盟和中國這三個最大的經濟體將繼續處於增長停滯狀態。IMF警告,「最糟糕的情況還沒有到來」,很多人將在2023年感受到經濟衰退。該報告指出,在這場危機中政策權衡變得極其艱難,不論政策收緊幅度過小還是過大,都會帶來風險。當局在必要時應使用金融政策確保市場穩定,但各國央行需要沉穩實施貨幣政策,堅定專注於抑制通脹。作為最重要的財政和貨幣政策協調組織,如何將全球經濟拉出衰退泥潭,恰恰是G20創立的初衷。

然而,從俄烏到中美,全球地緣政治關係愈發緊張,在2008年時並不存在,那麼政治上的考量是否會阻礙經濟合作?在兩天的峰會上,或許能找到答案。

內蒙古呼和浩特疫情爆發,今起開展全面抗原檢測。(中新社資料圖片)

疫情終章

上一次20國領導人齊聚一堂,還是2019年6月日本大阪,當時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習近平和特朗普的會面備受矚目。當時的主席國領導人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他在今年7月遇刺身亡。2020年,疫情來襲後,在沙特阿拉伯舉行的峰會,首次完全採取網絡會議的形式,號召全球公平地獲得疫苗。2021年,不少歐美國家已經逐步放開限制。在意大利羅馬舉辦的峰會上,當時G20聚焦的是全球變暖問題,但最終協議未作出具體承諾,令外界失望。2022年,全球疫情已經逐漸走出陰霾,走向下一階段,或許即將迎來終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G20四大看點搶先睇:習拜會晤、俄烏同台、經濟危機、疫情終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