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10月31日)15時37分,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夢天」實驗艙,「夢天」與空間站兩艙組合體會合,將完成T字型組合體建造。點新聞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獲悉,該院共為此次發射提供了46台發動機,始於地面發射,發力於精準對接,貫穿於空間站運行全過程。
這46台發動機包括8台為發射用火箭提供12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組成的助推器,2台50噸級氫氧發動機組成的芯一級動力等全部火箭動力系統,以及為空間站「夢天」實驗艙提供了整套推進系統,包括36台用於軌道控制和姿態控制的姿軌控發動機、貯箱等其他動力系統配套產品。

多重保障令發動機質量更優
航天六院試驗隊隊長康乃全表示,長征五號B是中國首個採用一級半構型的火箭,系統簡單、安全可靠等優點突出,但也面臨着「零窗口」發射、大推力直接入軌等多重挑戰。康乃全指,發射時間誤差要控制在秒級;入軌時,大約140噸的推力要在幾秒內消失,相當於一輛高速行駛的列車突然「剎車」,還要穩穩停靠在指定位置,這些都對發動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據了解,作為我國首個實施「零窗口」發射的低溫火箭,此次任務要求發動機提前進入「待機」狀態,射前流程操作要求大大增加,每一條口令和執行都必須反覆推敲,形成預案。航天六院試驗隊據此開展適應性分析,充分考慮發動機保障起動條件適應性考核餘量,針對發動機射前關鍵參數存在的失效可能,提出旁證判讀預案,確保發射日流程中,發動機保障發射條件數據有依據、有預案,不讓測量問題成為可能影響任務成功的短板。據介紹,長五B遙四火箭開展的質量改進項目多達幾十項,每一次改進,都為火箭加了一層保障,讓發動機質量更優。
確保「最高」航天器加注零失誤
與以往不同,此次「夢天」實驗艙加注方式為高空加注,共加注推進劑1731公斤,為史上「最高」航天器加注。航天六院801所推進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何才啟告訴記者,通常航天器加注高度在2至3米,而此次「夢天」實驗艙的加注操作口距離地面約15米,為此,試驗隊專門設計了高空加注支架平台以支撐加注管路與產品的連接。
據介紹,為確保隊員順利為實驗艙添加「動力」,何才啟在進入加注準備階段就制定了高空加注方案。不僅保證正確,在加注任務前,推進分系統還要對加注操作細則進行充分推演,對可能發生的各種故障模式進行全面梳理並制定處置預案,加注準備工作通過系統級評審後才能實施。
熱控產品讓空間站「四季如春」
除了為火箭提供動力,航天六院還為空間站「天和」「問天」「夢天」三艙提供熱控和環控泵閥產品,每艘飛船平均配套22台套產品,而空間站三艙每一艙配備的產品都達到了50多種,產品數量140餘台套。整個空間站建成期間,共提供了500台套產品,為空間站的建成和正式運營保駕護航。
據介紹,熱控環控系統就像人們房間裏的「中央空調」,為航天員和空間站設備在極端環境下,提供18至26度「四季如春」的溫度。一個溫控產品的大小相當於一個500毫升的杯子,但產品的說明文件卻比杯子還高,這高高的文件背後是高質量的要求。從載人航天一期到三期,航天六院北京11所溫控產品的壽命已從半年提高至五年甚至更長。從事溫控產品近二十年的總指揮夏德新形容說:「如果說火箭發動機就像短跑運動員,要的是瞬間的爆發力,那麼溫控產品就是長跑運動員,需要恒心和耐力。」
(點新聞記者張仕珍西安報道)
相關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