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香港機遇|從教育局到文體旅局 楊潤雄:堅持溝通為先 着力推文體旅產業化發展|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21)

「任重道遠、開拓性強」——今年7月1日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正式成立之時,出任首任局長的楊潤雄曾給自己的工作寫下這樣兩個關鍵詞。三個多月過去,他對自己的新身份適應如何?從早年從事會計工作,到進入政府深耕教育領域,再到如今掌舵文化發展,他如何一步步完成身份的轉變?展望未來,他對促進香港文化發展,又有怎樣的所思所想?點新聞《香港機遇》欄目今集請來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與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一同傾談。

誤打誤撞入會計行 兩度投考終成政務官

楊潤雄出生成長於彩虹邨一個基層家庭,自言讀書「唔係好叻」的他,靠勤奮考到香港大學社會科學系。因為專業方向涉獵廣泛,畢業時楊潤雄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並沒有清晰規劃。「聽人講話,在商業社會,你有會計的基礎,將來無論發展什麼都容易些。」於是,他抱着「試一試」的心態,進入會計行業。

從業七年間,楊潤雄曾在香港及澳洲擔任專業會計。他自言當時「年紀小、見識少」,覺得「再做下去可能都差不多」,便動了轉工的念頭。當時恰逢港府招聘政務官,在楊潤雄看來,這是一份有挑戰性的工作,可以接觸不同部門,又可以接觸社會和市民,真正幫到他們。面對「繼續留在商業社會」還是「進入政府」的抉擇,楊潤雄最終下定決心投考政務官。

AO考試要考核中文、英文、綜合能力、邏輯思維等諸多能力,想要脫穎而出並非易事。楊潤雄早在剛畢業時就曾嘗試投考,但最終鎩羽而歸。而之所以能在7年後得償所願,他認為不僅是因為人成熟了,見識廣了,最重要的是,「因為心態有所不同,我已經有份工,投考只是去試下,心態輕鬆了,人可能反而更加自信。」

教育問題富爭議性 溝通至關重要

展開政務生涯後,楊潤雄先後任職於食物及衞生局民政事務局乃至後來的教育局等多個部門,幾乎是幾年便轉一轉。政務官的工作主要是與政策打交道,關注政策可行性、市民反應等一以貫之的因素,但每次進入一個新領域,楊潤雄便當做有了一個強迫自己學習的機會,並以「一邊學習,一邊貢獻」為目的。

在他看來,這樣的安排能夠為原本一成不變的工作不斷帶來新思維、新的思考角度,進而帶來新的改變。不過,教育局的工作卻是個例外。

在教育局,楊潤雄擔任五年副局長、五年局長,前後歷時十年,所面對的爭議性事件不勝枚舉。楊潤雄解釋說,爭議之所以產生,是因為教育被所有人關心和重視,怎樣好、怎樣不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看法。

更重要的是,教育方面政策的成效,往往不是立竿見影的。「比如你改了一個路口,改了幾日之後,你會看到多了人、少了人,塞車、不塞車,你會知道政策是對是錯。但像是修改課程,就算社會已經達成共識,可能仍要幾年後才可以看到效果,自然爭議性會比較大。」

不過,令楊潤雄欣慰的是,通過與業界、團體和身邊同事的溝通,他意識到大家都希望教育好、希望下一代好。在這個共識下,即便爭議時有發生,其根本原因不過是大家在不同位置,可能看待同一件事的角度有些少不同,或者大家面對的困難也有些不同。楊潤雄在任幾年間,將主要精力用在和業界不同持份者溝通。他強調,有時只要耐心一點,嘗試去增加大家的了解,很多問題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案。

執掌文體旅局 冀與業界聯手推動工作

楊潤雄的新身份,是擔任新設立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的局長。從得知消息到正式接任歷時較短,在新的領域,楊潤雄保持了自己多年以來的工作習慣——盡量多地與業界人士、相關領域的議員、行業持份者以及負責同事交流,從而釐清大家面對的問題。

下一步,楊潤雄希望政府可以和業界共同推動文化、體育和旅遊的相關工作,尤其是以文化和體育帶動旅遊,通過體育和旅遊反哺文化產業化,從而發揮三者的協同效應。

香港文化以中華文化為根基,又因歷史原因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中西文化融合是香港最顯著的文化特色,也是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先決條件。楊潤雄認為,有了這個先決條件,香港接下來的重點任務,便是着力推動不同層面的交流、合作,最終走向產業化發展。而只有這樣,香港才能配合到國家整體的發展戰略,發揮「橋樑」和「窗口」的作用,打通各方連接,達成「幫中華文化走出去,將外國文化引進來」的最終效果。

青年人最緊要是充實自己

談及香港青年人應如何尋求發展,楊潤雄強調,其實香港為青年人提供諸多機遇,重要的是,大家要懂得如何去把握。他舉例說,粵港澳大灣區乃至整個內地市場,都蘊藏無限發展潛力。而如何充分運用「一國」的支持同「兩制」的便利,在發展個人事業的同時貢獻國家,是香港青年人應該思索的問題。

同時,楊潤雄亦希望香港青年可以不斷充實自己,不僅要提高文化修養、強健體魄,更要多些認識國家,「這樣他們無論在香港還是內地,都可以擁有更多機會。」

側記:「放手」的父親

正所謂關心則亂,即使是在教育領域工作10年的楊潤雄,面對自己子女的教育問題,亦難免和天下父母一樣,有時都會緊張。「你見到他好像懶懶散散,會問『你有沒有讀書啊』,『考試行不行啊』。」

不過,隨着孩子們年歲漸長,楊潤雄意識到父母不能永遠「看着他們」。因而,家長要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放手」,讓孩子自己去面對、去選擇,「最後他學不學到,做不做到,都是要靠自己」。楊潤雄說,子女也許最後未必做到你想象中的事情,但只要給他們信心,他們會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獨立走下去,這其實是一件好事。

至於自己是否是「嚴父」的角色,楊潤雄笑言家中不會有「好人」同「醜人」的區分,而是盡量做到抓緊一個原則,子女問誰都是一樣。至於面對具體事件,對待子女的態度究竟是勸說還是責罵,楊潤雄則笑稱,如果心情好就慢慢談,心情不好就說多兩句,「始終是人,有時沒有辦法的。」

(視頻攝製:Yan、任青、蘇婷/ 剪輯:Yan / 撰文:記者 沐晚)

 

【 關於《香港機遇》(Our Synergy)】

點新聞《香港機遇》(Our Synergy)是一檔非一般的節目,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同時馳騁商界,對香港方方面面有獨到見解。在這裏,你會看到來自政界、商界及文化藝術界等不同領域的嘉賓有別以往的一面,聽他們與周振基暢聊成長經歷與行業故事,同時結合當下熱點,探討香港未來會有怎樣的發展機遇。

 

【 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教授 Prof. Stephen Chow 】

出生於香港,香港大學經濟及商學院哲學博士,致力推動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超過30年,亦馳騁商界,大力支持慈善公益、教育事業。在《香港機遇》這檔節目中,周教授亦延續無償服務社會的公益行動,義務地以特邀嘉賓主持身份邀請各領域代表人物,講述香港機遇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香港機遇|從教育局到文體旅局 楊潤雄:堅持溝通為先 着力推文體旅產業化發展|特邀嘉賓主持:周振基(EP21)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