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無窮之路》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文/周琳琳

當扶貧紀錄片《無窮之路》在TVB播出第一集時,直播收看人數超過93萬,佔香港同時段觀眾的六成。不少香港人民愕然,原來祖國內地最貧窮的地方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內地人民愕然,原來中國故事可以被一組香港團隊詮釋得如此自然,傳播得如此深遠。

節目構想的誕生

筆者在一次採訪陳貝兒的經歷中,問到節目的緣起,「是內地政府部門提出做節目的想法?還是您和TVB團隊策劃的?」原來,是TVB看到內地政府的脫貧計劃後,想了解下祖國人民的真實生活如何,便策劃了這個節目。而「無窮」的含義,用陳貝兒的話說,也是「Double Meaning(雙重含義)」——「《無窮之路》是一個很有寓意的名字,除了代表沒有貧窮,更深層解讀就是在深入了解國家發展的過程當中,看到國家在為人民謀求幸福的生活,這條路是無窮無盡的。」

在節目於豆瓣平台斬獲9.5分的好評不到四個月後,陳貝兒獲評「感動中國2021年度人物」。她說:「如果說我感動了人,其實是我被國家、被人民感動了。」

刻骨銘心的探索

兩三個月,一行五人,穿梭6個省份,10個貧困縣,奔波跋涉幾千里。

其中,最令陳貝兒永生難忘的是——歷時15個小時、攀爬2556級階梯後成功登頂的四川涼山州懸崖村。過去村民們上學、外出打工,每天要花上6個小時,徒手攀登危險重重的藤梯才能到達目的地。國家後來為村民修建鋼梯,把村民們安置在縣城郊區的新建房屋。教育、醫療、交通等都換了新天。

鋼梯高聳入雲,陳貝兒在體力不支的情況下,仍堅持登頂,誓要親身體驗村民每天都要經歷的艱辛。

「看見」是第一步

被問到為什麼可以堅持,陳貝兒是這樣說的:「他們世世代代的生活是如此不易,我想拍下來,讓我的觀眾看到。」

如果不是親眼所見,陳貝兒不會想到在懸崖村上,孵化出了4G網絡和網紅直播;不曾想到在一個走路都充滿生命之虞的地方,村民還不忘欣賞腳下懸崖旁的風景,如此有生命力,向上生長。

當香港觀眾在屏幕前看到了這些故事和畫面,他們是這樣說的:「感謝祖國為人民的付出,《無窮之路》讓很多人知道中國是如何實現脫貧的」;「身為海外長大的華人,我認為自己也有使命去說好中國故事」。

這樣的看見,消除了陳貝兒和千千萬萬個港人、海外華人心間的問號:內地如今真的是一些西方媒體報道中的樣子嗎?親身見證國家的發展,就是我們與祖國之間最貼心的互動。

《無窮之路》已由陳貝兒配音普通話、粵語、英語三個頻道,廣泛傳播。

節目深入青年群體

筆者有次在香港本地主持一場探討「跨代貧窮」的研討會,陳貝兒作為受訪嘉賓,她的作品《無窮之路》也成為會談的主題之一。到場的觀眾多為香港青年,提問踴躍。如果說一檔節目,令最有潛力的青年一代看到祖國的發展,感受到幸福的來之不易,並開始對基層民生抱有關注,那就是傳播力最具溫度的體現。

用腳步丈量國家生態

無窮之路第二季《無價之保》昨日(25日)熱播,再度引發熱議。香港觀眾評價,「安坐家中也能看見世界。」

通過陳貝兒的走訪,觀眾們深刻認識到祖國生態資源之豐富,也意識到地球上的生物都是「命運共同體」。「《無價之保》的保,是保護和保育」,語帶雙關地代表「環境是人類的無價之寶」。

陳貝兒回憶起在可可西里的經歷——這趟幾乎「用生命在冒險」的旅程。攝製團隊在深入無人區時突遇風雪天氣,歷經了1個多小時的零下氣溫戶外拍攝,「上車後,我突然眼前一黑,疑似出現急性低溫症。」也正因這次親身經歷,貝兒更加敬佩那些不知道穿行過多少次這樣極端天氣、卻依舊默默守護着可可西里的藏民們。「有一個比喻說,在可可西里每踏出一個腳印,有可能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腳印。」

在紀錄片殺青後,陳貝兒說,在這個每天與冰冷電子屏幕為伴的時代,只有跨出去,才會發現這個世界是有山、有水、有動物的。她也建議觀眾們,「不要光是看着感動,要自己走進那些地方。」

「兩地融合」「民族認同」「文化認可」都非靠互動不可,而互動,非走出去不可。在人們的腳步涉足祖國山川之前,陳貝兒及其團隊的鏡頭,帶領我們「看見」,這是一切情感交流的開端。

更多閱讀:

(有片)《無窮之路2》深入無人區 陳貝兒自嘲曬成「包公」:望大家了解國家的綠水青山

專訪|陳貝兒拍《無窮之路2》遇極端天氣 疑發「低溫症」

《無窮之路II》8·25播映 陳貝兒續尋覓捍衛生態感人故事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無窮之路》讓我們看到了什麼?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