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熱到癲!長江流域大旱 香港也曾飽受乾旱之苦

今日(20日)清晨6時,中國中央氣象台繼續發布高溫紅色預警,17個省份包括甘肅南部、陝西南部、河南南部、安徽中南部、江蘇南部、上海、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四川中東部、重慶、貴州東部和北部、雲南東北部、廣西北部等地有35-39℃的高溫天氣。其中,陝西南部、四川東部、重慶、湖北、湖南中北部、江西西北部、浙江等地的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40℃以上。

今年堪稱62年來最熱的夏天,今年夏季以來出現的高溫熱浪過程具有持續時間長、範圍廣、強度大、極端性強等特點。

1961年來最熱的夏天 多個城市氣溫達歷史極值

國家氣候中心曾在8月17日發布最新監測評估:綜合考慮高溫熱浪事件的平均強度、影響範圍和持續時間,從今年6月13日開始至今的區域性高溫事件綜合強度已達到1961年有完整氣象觀測記錄以來最強。

據中央氣象台統計,截至8月20日,此次高溫事件已經持續69天,超過了2013年的62天,為1961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6月13日以來,35℃以上的高溫覆蓋面積達到531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為11億。中東部地區有16個省(市)出現40℃以上的極端高溫天氣,40℃以上覆蓋面積達150萬平方公里,影響人口3.4億。

多個城市高溫總日數超過40天,而浙江省省會杭州的高溫連續日數則多達30天。

多個城市高溫總日數超過40天。(圖為微博截圖)

全國共有914個、佔全國逾37%的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極端高溫事件標準,河北、陝西、四川、湖北、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青海等地262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持平或突破歷史極值,其中湖北竹山(44.6℃),重慶北碚(44.5℃)、奉節(44.4℃)、巫溪(44.0℃),河北靈壽(44.2℃)、藁城(44.1℃)、正定(44.0℃),雲南鹽津(44.0℃)日最高氣溫達44℃及以上,而各省會城市的氣溫也紛紛突破歷史極值。

不少省份的省會城市氣溫已突破歷史極值。(圖為微博截圖)

降水偏少加持續高溫令長江流域出現罕見旱情

除了高溫持續之外,更讓人揪心的是,長江流域的降水也比常年明顯偏少。6月1日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為325.4毫米,較常年同期(469.7毫米)偏少3成,僅次於1972年的319.3毫米,為歷史同期第二少;平均氣溫為27.1℃,較常年同期(25.3℃)偏高1.8℃;高溫日數達28.9天,較常年同期(13.2天)偏多15.7天;極端最高氣溫破紀錄的站點達202個,佔流域總站數的30%。

7月1日以來,長江流域降水量為143.2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4成,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江河來水也偏少2-8成。8月1日以來,長江流域、烏江和長江中下游降水均為歷史同期最少,面雨量不足20毫米,其中中游幹流不足10毫米。

截至目前,長江流域部分地區連續無雨日超過20天;流域大部高溫日超過18天,流域中下游部分地區高溫日超過30天。受降水偏少及持續高溫雙重影響,長江流域出現罕見旱情。8月11日,水利部啟動了乾旱防禦四級應急響應。

目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均為有實測紀錄以來同期最低,部分地區小型水庫蓄水嚴重不足。長江不少河段的水位,達到歷史新低。

這些天,在重慶,嘉陵江和長江匯合處,水位持續走低,好奇的市民可以自在地走上長江的河床。

8月17日,重慶嘉陵江與長江匯合處附近。水位線持續降低,河床露出,市民好奇地走上河床。(圖片為微博截圖)
8月17日,重慶嘉陵江與長江匯合處附近。水位線持續降低,河床露出。(圖片為微博截圖)

在漢口,8月15日,漢口站的水位為17.22米,為該站有水文紀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值,大片灘塗裸露出來。

8月15日18時,長江漢口站水位為17.22米,為有水文紀錄以來歷史同期最低。(圖為微博截圖)

而在湖北鄂州,長江湖北鄂州段,也因水位持續走低,當地觀音閣下大片的礁石基座裸露。

8月18日,長江湖北鄂州段,因水位持續走低,觀音閣下大片的礁石基座裸露。(圖為微博截圖)

而2020年7月,觀音閣還是如下圖這樣……

2020年7月的長江鄂州段觀音閣。(圖為微博截圖)

根據水利部消息,今年長江流域旱情快速發展,四川、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6省(市)耕地受旱面積1232萬畝,83萬人、16萬頭大牲畜因旱供水受到影響。

鄱陽湖提前100天進入枯水期 為有紀錄以來最早

位於江西省的鄱陽湖,是長江中下游主要支流之一。2020年7月,這裏曾發生超標準大洪水,水位超出警戒線19.5米,為歷史最高位,造成950餘萬民眾受災。然而在今年,受持續高溫少雨影響,鄱陽湖提前100天進入枯水期,為有紀錄以來最早。

由於乾旱,鄱陽湖「鞋山島」露出全貌變「鞋山」。(圖為微博截圖)

據江西省應急管理廳通報,8月6日2時,鄱陽湖代表站星子站水位退至11.99米,標誌着鄱陽湖進入枯水期,較1951年有紀錄以來(1951-2002年平均時間)提前100天。

據8月17日水利部新聞發布會消息,當前,長江幹流及洞庭湖、鄱陽湖水位較常年同期偏低4.85~6.13米,創有實測紀錄以來同期最低。洞庭湖和鄱陽湖水面面積較6月縮小3/4。

長江流域旱情持續 不排除出現夏秋連旱甚至夏秋冬連旱

有專家指自2000年起,長江流域發生多次旱情,例如2006、2011、2013和2019年。乾旱災害呈現頻發、重發的趨勢。目前,距離秋糧大面積收穫還有一個多月,而秋糧生產佔內地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三,預計南方高溫天氣近期仍會持續。

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更指,今年秋季長江流域降雨偏少的可能性仍然較大,有可能出現夏秋連旱,甚至夏秋冬連旱。專家表示難以預測何時恢復正常狀態,因此相關地區要做好應對長時間乾旱的準備。

香港最近一次旱災發生在2018年

根據香港天文台的紀錄,本港在2018年也經歷了一個極熱及少雨的5月。從當年的5月12日開始,晴朗及近乎沒有下雨的天氣直至月底。天文台在當年的5月3日即發出酷熱天氣警告,為有紀錄以來最早。而酷熱天氣警告更是連續生效了348個小時。而5月17日至31日,本港出現持續16日酷熱天氣(天文台錄得最高氣溫達到33.0度或以上),大幅超越了1963年5月持續9日酷熱天氣的舊紀錄。5月平均氣溫28.3度及平均最低氣溫26.1度,分別較其正常值高2.4度及2.0度,兩者均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5月份的最高。主要受到2月至5月雨量遠低於正常所影響,2018年1月至5月的總雨量為175.0毫米,較正常值640.8毫米少百分之七十三,是自1884年有紀錄以來同期第二低。2018年,天氣炙熱,雨量匱乏,乾旱程度打破1963年紀錄。

事實上,香港在歷史上也曾飽受嚴重乾旱之苦,最嚴重的旱災發生在1929年和1963年。

1929年嚴重旱災 港府實施極度嚴格的配給式供水措施

從1928年10月到當年年底,香港只錄得32毫米的降雨量,而1929年的1至4月也只有90毫米的降雨量。這極低的雨量打破了歷史紀錄,至1929年雨季開始,水塘存量仍未能改善,除港島大潭篤水塘外,其他水塘均已告乾涸。

1929年旱災時,大潭篤水塘差不多乾涸。(圖為資料圖片)

1929年4月,政府開始實施極度嚴格的配給式供水措施,每人只準以兩個4加侖(18公升)水桶從公眾街喉取水。在這段期間,政府在人口密集的地區修葺儲水池和設立新水缸,為市民提供食水。政府更從英國倫敦訂購四個鋼製水缸,並利用運水船從荔枝角運送食水至西區海濱,再將食水抽進位於港口附近的水缸。

6月17日,政府估計九龍水塘群的存水量只有8,050萬加侖(36.3萬立方米),僅能夠應付全港三個半月的用水量。政府於是從上海、福州、日本和珠海輸入84萬加侖(3,800立方米)食水,以解決飲用水短缺問題。雖然進口水量不算多,但足以反映當時形勢的嚴峻和政府解決問題的急切性。同時,政府還在溪流和山澗設立水泵,抽水至濾水池或直接注入水缸,供市民使用。每天約共供水53萬至75萬加侖(2,400至3,400立方米)。

另外,政府頒布緊急條例,容許當時的工務局征用船舶和遠洋輪船運載及儲存食水,並要求不同的政府部門和私營公司協助運水。英國空軍又嘗試在集水區上空散播人工降雨的化學品,可惜徒勞無功。此外,政府亦重開水井及水渠以嘗試紓緩缺水問題。

1929年的旱災令港人認識水對生存的重要性。政府須作出更多長遠的計劃,以防範及應付缺水問題。

1963-1964年旱災 市民剪髮及不穿白衫 只為慳水

1963-1964年間,市民於制水期間排隊輪候取水時的情況。(圖為資料圖片)

從1962年5月至1963年4月期間,香港僅錄得1,626毫米的雨量,遠少於每年平均2,235毫米的雨量。到了1963年3月31日,香港水塘的儲水量僅得總儲存量的51%。不幸的是,1963年4及5月仍持續非常乾旱。政府無奈於1963年5月2日實行制水。隨後,政府進一步收緊制水措施至每四天供水四小時並持續近一年。在此期間,政府停止了供水給耗水量大的設施,關閉公廁、泳池和體育館,並就浪費食水制定條例。

1963年乾旱時期,取水為市民頭等大事,可以請假不上班不上學。(圖片來自政府新聞處)

限時供水導致人人同時開水喉,水壓減弱,高層居民要等下層關水喉才有水流出,衍生了「樓下閂水喉」這句經典的電影對白,亦造就了水桶奇陣——除了輪候食水時水桶排滿街,當年水桶短缺,市民用各式的油桶、染料桶、火水罐改裝成水桶,據長春社出版的《點滴皆辛苦——六十年代香港制水故事》,有人買來食油桶,將食油倒出後,鋸走頂部再磨平邊緣,加上四方木,就成了水桶。當年新界出現不少水桶改裝工場,深水埗南昌街空地的水桶成品更堆至二樓高度。

當年有福利會呼籲男生剃光頭、女生剪短髮以減少洗頭用水,報章上亦刊出拔萃男書院主張不穿白色衣服的新聞,只為讓大家省下洗衫水。

在廣東省政府批准下,港府在1963年安排了10艘油輪從珠江運載食水到港。除政府租用油輪運載食水外,其他商船亦捐出在船上製造的蒸餾水,或從海外帶來的食水。根據不完整的紀錄,1963至1964年間,共有1,680萬加侖(76,340立方米)食水經訪港船隻運到。另外,政府仿效1929年旱災的措施,重開多個水井,每天為香港提供40至50萬加侖(1,800立方米至2,300立方米)用水。

直至1964年5月27日,颱風維奧娜吹襲香港帶來滂沱大雨才令制水措施得以取消。

理大研究發現氣候變化下 中國南方易發生更快形成的驟旱

今年4月,《自然·通訊》發表了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發現,長三角至海南省一帶的中國東南區域,面對快速乾旱的風險較高。普通旱情需時5至6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醞釀,始達到最大的強度。但在2000年至2020年期間,五日之內形成的驟旱,佔同期所有驟旱的比例上升達18.67%。

驟旱的特點是迅速在一個月之內形成,而且土壤的水分枯竭得很快,意味着早期預警的指標較少,影響對抗旱情的準備工作,甚至令農作物和社會承受較普通旱情更為嚴重的打擊。

帶領研究的理大土地測量及地理資訊學系助理教授王碩博士說:「驟旱形成時,通常伴隨氣溫較平均溫度高及降雨不足,從而引發例如驟旱和熱浪同時出現的複合極端氣候現象。由於城市往往有較明顯的熱島效應,驟旱對香港等城市化地區,或會造成更嚴重的威脅。」

他提出:「各地政府和公眾應在常見的極端氣候現象之外,意識到日益增加的驟旱風險,並採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引發的新型天災。同時有必要改良傳統旱災監察系統和指標,及時掌握急劇演變的驟旱情況。」

極端天氣事件在未來將更加頻繁 應時刻珍惜水資源

氣候變化影響極端天氣事件出現的頻率、強度、影響範圍、長度和發生時間。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第五次評估報告》,自1950年起全球暖日和暖夜的數目上升,而冷日和冷夜的數目則下降。自二十世紀中期以來,很多陸地都經歷了更多的熱浪和大雨事件。

全球各地的人們均經歷了包括乾旱及極端降雨的極端天氣事件,而極端天氣事件在未來將會更加強烈和頻繁。

近年來,全球各地的人們都經歷了包括乾旱及極端降雨的極端天氣事件(圖片來自Shutterstock.com)

香港天文台則提醒,無論如何,因年內的降雨情況可以多變,我們在防旱方面不能掉以輕心。不論今年的雨量孰多孰少,我們也應保持良好的用水習慣,以珍惜水資源。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預期未來的降雨會變得更極端和多變。因此我們須保持警覺及做好應對大雨及嚴重乾旱兩種威脅的準備。

在乾旱災害頻發的背景下 我們應該如何應對

《2022年乾旱數字報告》指出,乾旱對全球社會、經濟和生態系統產生了深遠、廣泛且被低估了影響。自2000年以來,全球乾旱出現次數和持續時間增加了29%,全世界正處於乾旱管理的 「十字路口」。

如果到2100年全球變暖幅度達到3℃,乾旱損失可能是現在的五倍。到2050年,乾旱可能會影響全世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口,估計每年將有48億-57億人生活在缺水地區,而目前這一數字為36億。

要控制全球變暖,必須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實現碳達峰、碳中和。這就需要推動經濟結構、能源結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挖掘風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潛力。在減排的同時必須增強氣候韌性,完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健全氣候變化風險管理機制。

(點新聞記者丁一寧整理)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熱到癲!長江流域大旱 香港也曾飽受乾旱之苦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