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中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成功發射

中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成功發射。(航天科技集團八院供圖)

點新聞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今日(4日)11時08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採用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該衛星將在碳儲量監測、生態資源詳查、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等方向提供遙感監測服務,為「美麗中國」發揮遙感力量,提高中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話語權和主導權。

「句芒號」衛星是國家民用空間基礎設施中長期發展規劃中的科研衛星,運行於高度為506公里、傾角97.4度的太陽同步軌道。通過激光、多角度、多光譜、超光譜、偏振等綜合遙感手段,實現植被生物量、大氣氣溶膠、植被葉綠素熒光等要素的探測和測量,將廣泛應用於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陸地生態和資源調查監測、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監測評價、大氣環境監測和氣候變化中氣溶膠作用研究等工作,還將服務高程控制點獲取、災害監測評估、農情遙感監測等需求,顯著提高中國陸地遙感定量化水平。

抓總研製「句芒號」的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表示,該星是世界首顆森林碳匯主被動聯合觀測的遙感衛星,能夠實現對森林植被生物量、氣溶膠分布、葉綠素熒光的高精度定量遙感測量。此前,中國傳統的碳匯測量主要依靠人工對森林植被進行抽樣監測,該星的應用將改變這一現狀,標誌着中國碳匯監測進入天基遙感時代。

據介紹,森林碳匯監測需要有高精度的植被數據作為支撐,為了達到這一要求,研製團隊大膽「跨界」,創新性地將天基測繪「激光雷達+光學相機」為代表的主被動聯合觀測手段應用到森林監測中。

獲取高精度的植被高度和面積信息是森林碳匯監測的關鍵,對應到衛星設計上,即對激光雷達和多光譜相機提出了高要求。為了讓衛星「一步到位」,具備高精度森林碳匯監測能力,研製團隊基於現有技術基礎,從性能提升、配置方式、總體設計上作出創新突破,以「激光雷達波束翻倍、重頻提升逾30倍,配置5個多光譜相機進行5角度綜合觀測」的方案,最終滿足了森林碳匯監測的需求。這種主被動聯合觀測模式,不僅充分發揮了激光雷達和多光譜相機的優勢,同時還能利用激光校準多光譜相機精度,堪稱是天基森林碳匯監測的絕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載荷多、模式多,但「句芒號」的操控十分便捷,是一顆具備全自主任務規劃能力的「智能星」。除森林碳匯監測的主要任務外,該衛星還可廣泛應用於環保、測繪、氣象、農業、減災等領域,支撐作物評估、植物病蟲害監測、災害應急成像等工作。衛星任務繁多,工作模式極其複雜,按照載荷工作模式組合計算多達47種。研製團隊考慮要讓衛星支持更多應用的同時,還要考慮衛星易用、好操控。傳統的衛星指令操控模式顯然行不通,為此研製團隊從硬件上保證各種載荷數據獨立傳遞,從軟件上讓衛星「智能化」,根據設定的邊界條件參數實現自主辨別海洋、陸地、光照條件,並以此自動規劃「最佳探測任務」流程,實現完全的自主任務規劃。在這種設計下,除了特殊或突發的任務外,「句芒號」無需用戶「操心」,就能如同智能掃地機械人一樣,一鍵開機,掃哪裏、怎麼掃、一氣呵成。

另據介紹,本次任務還成功搭載了交通四號衛星和閔行少年星2顆小衛星。其中,交通四號衛星將在軌開展全球船舶航行、航班飛行狀態和全球物聯網相關信息採集。閔行少年星將為中小幼學生參與衛星設計、研製、搭載、發射等航天科學研究與工程實踐提供服務,同時開展天地一體化碳源監測應用科學研究。

(點新聞記者劉凝哲 北京報道)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中國首顆陸地生態系統碳監測衛星「句芒號」成功發射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