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師說新語迎回歸|會考高考合併DSE 教改變化翻天覆地

文/王偉傑

回歸廿五載,香港的教育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引入母語教學、推行「三三四」學制改革、國教獨立成科被擱置、通識科改為公民科、適齡學童銳減引發縮班殺校及違規教師被吊銷資格等,這些事件對教育界的生態都帶來嚴重衝擊。由於每項事件都引起極大回響,故筆者在本文只聚焦「三三四」學制改革下,會考及高考合併為文憑試的安排。

課程深度錯配學生能力

諾貝爾經濟學得獎者海耶克在1994年出版《通往奴隸之路》一書中寫了一句至今仍耳熟能詳的話,「通往地獄之路,率皆由諸多善意鋪成」,這正好是新高中學制下兩試合併為一的最佳寫照。

專上教育的普及導致全港學位數量大增,前身為香港大學入學試的高等程度會考(高考)已不能有效為各間提供學位的院校選拔學生,故被退場在所難免。取而代之的是更接近香港中學會考(會考)的香港中學文憑試(文憑試)。這個由方便大專院校收生而衍生出來的考試制度,卻埋下課程深度錯配學生能力的問題。

以經濟科為例,考生聞之色變的IS-LM宏觀經濟模型出現在高考課程,但類似這些艱深的課題已被文憑試大刀闊斧刪去。對於學習能力稍遜的學生或許帶來福音,但考評局的擬題員卻很難從簡化版的課程設計出不同程度的問題來區分不同程度的考生,故不得已在題目的字眼設下陷阱,令原本應評估考生學科知識的公開試淪為要求考生咬文嚼字的工具。

追不上進度試前提早放棄

在以往會考及高考壁壘分明的日子,不少欠缺學習動機的學生只想「混過」兩年高中,考完會考後便投身社會工作,但新學制下的文應試卻偏要他們在學校再坐一會。不要輕視這一年光陰,不少學生在享受完中四及中五被眾多課外活動包圍的日子後,在中六時卻驀然發覺自己對學習根本提不起勁,要追回落後的進度更是天荒夜譚。儘管這批學生在課堂並不是秩序破壞者,但他們消極的學習氣氛始終會感染到搖擺不定的同學,提早在文憑試前投降。

以非量化指標評估學校

誠然,文憑試發展至今絕不是一無是處,考評局為文憑試得到國際承認的功勞也不容抹殺,但教育局仍必須要正視會考及高考合併後帶來的問題。近年來局方力推應用學習,似乎是為不甘於在甲類高中科目虛耗光陰的學生提供另類選擇。然而,真正能在求學階段發揮年輕人最大潛能的關鍵其實是社會的風氣。「技能皆下品,唯有成績高。」在家長的心中仍是根深蒂固,教育局更是率先帶頭以增值指標來扼殺弱勢學校的生存空間。醫生、工程師、建築師固然地位顯赫,但社會上更需要大量健康護理員、技工及裝修師傅。在學歷大幅貶值的年代,大學生的收入往往不及這些「藍領」技工。不少缺乏學習動機的學生並非愚鈍,他們往往認為課堂上汲取的知識難學以致用。局方在衝量每所學校的業績時,可多從學術成績以外,量度學校在培育學生品格、鍛煉學生技能及促進學生成長等成效。雖然這些指標並非如學術成績般容易量化,但正是這些非量化成果對處於青少年的中學生尤其重要,也正面回應了局方強調的價值觀教育。

「求學不是求分數」曾是教育改革時的一句口號,但以成績掛帥的香港從來不會對此認真看待。然而,在追求分數以外,香港教育制度究竟是否存在容許學生自由發揮卻仍能生存的空間?新任教育局局長是首位具備任教中學經驗的局長,究竟她能否總結多年來在學校的經驗,制訂出真正為學生設想的教育政策,社會各界都抱着殷切的期望。

(作者為香港未來教育協會評論部總監)

註:本文為獨家刊發,如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師說新語迎回歸|會考高考合併DSE 教改變化翻天覆地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