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抵達香港,將出席明日舉行的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今天下午,習近平抵港行程的第二站,就是視察香港科學園,突顯中央對於香港建設好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重視與期待。新一屆特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應牢牢把握創科發展的歷史機遇,為香港構建更加多元化的競爭優勢和產業發展格局。
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對香港發展創科表示了關心關懷,不斷激勵香港創科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創造令人欣喜的佳績。他指出:「促進香港同內地加強科技合作,支持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發揮內地和香港各自的科技優勢,為香港和內地經濟發展、民生改善作出貢獻,是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的題中應有之義。」他還指示國家有關部門和地方出台各項政策措施,發揮香港在基礎科研上的優勢,打造粵港澳創新科技產業高地。
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印發,強調香港要「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2021年3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2021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提出,要「大力發展粵港澳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創新科技合作管理體制,促進港澳和內地創新鏈對接聯通」。
在習主席的關心重視下,在國家及內地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特區政府的積極努力下,過去五年,香港創科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本屆政府以八大方向推動創科發展,包括增加研發資源、匯聚科技人才、提供創投資金、提供科研基建、檢視現行法例和法規、開放政府數據、改變採購制度和加強科普教育,至今已投放超過1300億港元。本港創科生態日趨蓬勃,初創企業數目由2014年約1000間躍升至去年約4000間,同期風險投資基金投資額由12.4億港元增至約417億港元。現時香港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的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當前,全球經濟正快速進入信息時代、智能時代,科技實力是檢驗一個國家、一個城市競爭力水平的關鍵因素。香港具有雄厚的高校科研基礎和人才資源;有完備的資金鏈和通暢的企業融資上市渠道;國際化程度高,可吸引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學和科研機構落戶香港等優勢。更重要的是,香港背靠祖國,有中央的強力支持,有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全產業鏈支撐,香港創科發展可謂深具天時地利,優勢明顯。
明天,新一屆特區政府將正式上任,香港進入由治及興的關鍵發展期。候任行政長官李家超此前多次指出,「無創科,無未來」,要將香港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帶動經濟轉型和產業升級,並在新政府的架構重組方案中將創新及科技局改名為「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鼓勵科研成果轉化,推動「再工業化」進程。
香港已經納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和國家「十四五」規劃等重大國家戰略,隨着一系列重大合作和相關政策措施相繼出台,香港迎來發展創科的黃金機遇。只要按照習近平主席今日抵港簡短講話時所期冀的「行而不輟,未來可期」,香港創科事業一定能成為服務國家創新驅動戰略的突出角色。相信不久的未來,繼金融中心之後,創科中心將成為香港的另一張燙金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