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山野論道|詳解李家超新政綱(四):首重生物科技:一手小政府 一手大市場

文/導祖

香港歷來奉行「小政府,大市場」的政策,這個政策的核心,就是政府只負責基礎建設,譬如保底性質的教育、醫療、公共住房和城市基建等,至於產業方向的選擇則由市場供需引導,政府僅在必要的時候予以干預。這個必要,一是價格出現異常波動,不再單純受市場這隻無形的手影響,而是有人為有形的手存在時,譬如1998年國際大鱷狙擊港股及特區政府救市。二是需要做正確而困難的事情時,譬如發展創科。而干預的路徑,主要有三種形式,一是組織架構中設立專門部門,二是對供需狀況進行引導,三是在人、財、物、其他配套包括法律上給予支持。循着這三條線,筆者與大家一起梳理下目前特區政府對創科的支持。

在組織結構上,2015年11月特區政府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局,此後一直作為規劃管理創科發展的專門部門。另外生產力促進局亦承擔了促進工業科技水平提升的使命。政府並成立了創新、科技及再工業化委員會,作為諮詢機構。在需求層面,政府對創科成果的採購一直是政府創科預算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財政支持上,根據創科局和貿發局數據,1999年成立了創新及科技基金,前後注資約250億港元,截至2020年底,21年共批出19008個項目共涉資224億港元(下同),平均每個項目獲批約1180萬元。雖然這個進度在1999-2019年未算迅猛,但我們看到2020年進度明顯加快。在獲得撥款的研發項目中,基礎工業製造科技佔比最高為17%,其次為資訊科技類(14.6%),接着是電子電氣(14.4%)以及生物科技(9.7%)。創新及科技局下屬的創新科技署2006年成立了五所研發中心,專注汽車科技、信息及通訊、物流及供應鏈多元、納米先進材料和紡織成衣領域的研究,截至2019年10月底,中心1389個項目共獲批資金74億元,平均每個項目獲批530萬元。根據財政司司長的報告,林鄭月娥政府在任期內於支持創科發展的支出達1300億元。

在創科基建方面,有香港科學園(主要領域涉及生物醫藥、電子、環保、資訊科技和精密工程)、數碼港(主要專注資訊科技領域),以及正在合作發展的河套地區港深創科園。在將軍澳的數據技術中心,先進製造業中心和元朗的微電子中心也已經或即將落成。在人才方面,創新及科技基金人才計劃截至2019年11月底創造了5500個研究職位,再工業化及科技培訓計劃資助培訓了超過2000個學員,並於2018年開始推出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吸引海外和內地科技人才,並在中小學推行資訊科技基礎教育。特區政府並積極致力於與內地的創科合作,香港有16所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六所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分中心。

李家超的新政綱在發展創科中心下列了6個支持細項,包括構建國際科研之都、加快推展智慧城市、積極拓展政府創科政策、提升整體科研生態圈、鼓勵科研成果轉化和商品化,以及發展河套和北部區加強與大灣區合作,也基本是延續了政策思路。我們注意到在2018年,特區政府意識到撒胡椒面式支持無法形成鮮明特色,提出了聚焦四大範疇: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而候任創科局局長孫東亦具備生物科技背景,政府將生物科技作為創科發展首選的藍圖呼之欲出,筆者對此深表認同。

創新科技發展有幾大主要路徑:1.促進效率提高:包括促進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提高和促進生產效率提高,其中促進社會經濟運行效率提高主要依靠互聯網和物聯網,促進生產效率分為腦力勞動效率提高和體力勞動效率提高兩個範疇,促進腦力勞動效率提高主要依靠人工智能,促進體力勞動效率提高主要依靠機械人;2.為促進效率提高提供底層技術支持:其中軟科技包括大數據和雲等,硬科技包括了各種電訊設備和芯片等;3.對人類的研究:主要包括關於生理健康的醫療醫藥和生物科技,以及關於心理健康以及人類靈性的大腦活動和行為心理,元宇宙屬於這個領域;4.對宇宙的研究:包括了航空航天等;5.對地球的研究:新能源、新材料、環保其實是屬於這一領域研究範疇;6.其他:主要指傳統產業的技術化提升,包括了高端智造。

將生物科技作為創科發展的首要支持目標,導祖認為可以有以下考慮:1.醫療醫藥消費端市場空間廣闊,研究成果易於轉化為產業成果,做到產學研一體化,充分利用大市場的優勢;2.產出可能性較大,醫療醫藥行業無論是大分子還是小分子研究,底層技術已經沒有障礙,主要拚的是研發速度,誰更快地發現分子式以及通過更多的實驗驗證,誰就能優先取得專利,投入資金大概率會有回報;3.香港具備優勢的科研人員資源和國際標準科研水平,其中港大和中大的醫學在全球排名第39和40名,化學及化學工程科大排名全球第31名;4.生物科技海外研究水平高於內地,香港具備我們上篇所述的信息流優勢;5.相對於智慧城市建設是應用現有科技的城市新基建,金融科技本質是金融這個傳統行業的技術化提升,生物科技才是可以使香港擁有核心競爭力的真正的創新科技產業;6.相對於人工智能的發展需要超大數據的支持哺育,生物科技是香港真正自主可控各項條件的產業;7.港交所根據上市規則18A章過往支持了很多生物科技企業上市,應該可以充分發揮金融中心的職能,服務支持同城的生物科技事業發展,進而帶動相應的創新投資,使特區政府支持資金髮揮出事半功倍的槓桿效應;8.生物科技除了支持醫療醫藥研究,也支持環保研究,符合香港這座美麗的海邊城市生態保護的需求;9.生物科技產業帶來的專利保護需求可以與香港法律服務中心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定位相輔相成;10.生物科技產業及衍生產業亦可能創造大量的就業機會,並促進提升香港教育素質和人口素質,增加居民收入,破解房屋等目前看來最緊急但其實並不是香港最根本的問題(筆者認為香港的根本問題不是房屋,而是教育,留待後續研討)。這樣,一手交給小政府,一手交給大市場,生物科技產業在香港的發展前景廣闊且光明。

七一即將來臨,李家超先生及團隊成員也即將宣誓就任,筆者的四期詳解李家超新政綱也將告一段落。但對這座我們一起深愛的城市的研究興趣不會因此稍減,希望在未來的日子裏與大家持續研討。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山野論道|詳解李家超新政綱(四):首重生物科技:一手小政府 一手大市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