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生活|操肌壞姿勢 用錯頸腰力

椎間移位後果可大可小。

急於求成至椎間移位 尋求教練助重新糾正

疫情放緩,許多運動場所包括健身中心等陸續恢復營業,吸引不少市民前往健身,但若長期居家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忽然加強身體的鍛煉,卻有可能出現「操肌過度」的問題!有註冊脊醫指出,身體任何部位都有機會操肌過度,而較常見是頸和腰,以致出現一些頸椎或腰椎移位的問題,然而很少人會聯想到痛症成因與做Gym有關。

註冊脊醫何梖榮指,大部分人日常都有很多不良姿勢,例如頸部前傾、經常低頭,令頸椎逐漸失去弧度、變直,出現寒背等問題。更嚴重是,他們往往會將這些壞姿勢帶進Gym房,當做一些要用力的運動,例如槓舉、舉啞鈴時,也慣了用頸部來發力,並在不知不覺下,增加頸部受傷的機會。

何梖榮進一步解釋,我們健身時不論所鍛煉的是哪一個部位,例如手臂、胸肌,目的是鍛煉該組肌肉,所以如果姿勢正確的話,應該只是想鍛煉的那一組肌肉會運動。

生活壞習慣加重腰部負擔

「例如鍛煉二頭肌,就只有二頭肌會運動。但因為不良姿勢,鍛煉二頭肌時不自覺用了頸來借力,令頸部肌肉受傷。同樣受傷亦會出現在『急於求成』的情況,因為很多人恢復健身時,一下子選擇啞鈴的重量太大,或鍛煉的時間太長、舉重舉太多,於是當肌肉疲倦時,又會不自覺地用了頸來借力。」

至於腰部的操肌過度受傷,除了負重太大、太急於求成之外,很多時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痛症患者本身腰部的狀況不理想,例如平日經常蹺腳坐,坐的時候背部不貼向椅背,長時間坐着不起身放鬆等等,腰部受傷早已埋下伏線,再加上做Gym的時候沒有適當鎖緊腰部,例如舉重的時候會拱起腰來借力,這情況下腰部並不在一個自然的弧度,亦即不正常受力,所以腰部肌肉就會容易拉傷和發炎了。」何梖榮說。

操肌過度最常出現問題,包括肌肉拉傷及發炎、韌帶撕裂、椎間盤突出,甚至一些頸椎或腰椎移位的問題,也有機會因不良姿勢操肌過度而出現。當出現上述問題,就應盡快求醫檢查,以及接受適當治療。

有教練在旁就不怕錯姿勢。

專家建議操肌前必看

大家恢復運動,無非都是想強身健體,若於操肌時受傷反而得不償失,故此何梖榮建議大家注意以下五點,可大大減少操肌過度受傷的可能性。

1. 疫情放緩,要提醒自己不可有報復性運動的心態,停了幾個月做Gym,不論強度、時間等都要循序漸進。

2. 即使一直有做Gym,也建議找專業教練重新糾正好做Gym的姿勢,用適當的方法來操肌。

3. 留意操肌過度的先兆,包括做Gym後一些痛症舊患復發,或原本輕微的痠痛變得很痛,都應停止做Gym並接受檢查。

4. 如果本身有痛症或肌肉不適,應盡早求醫,先處理好這些問題,把底子打好再做Gym會事半功倍。

5. 若肌肉已經有痠痛不舒服,其實亦即代表有問題存在,如果不處理這些問題,反而去做一些更高強度的鍛煉,受傷的機會便會大大增加。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點生活|操肌壞姿勢 用錯頸腰力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