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萬里馮論政|疫下港深兩地長者 命運大不同!

文/馮煒光

曾經有位英國學者說過:如果我不幸染上新冠,我希望是在中國!

作為中國香港人,筆者補一句:如果家裏長輩不幸染疫,我希望是在深圳。根據深圳衛視最新報導,由2020年爆疫至今2年,深圳因染疫而罹難的長者只有3人。報導也提到紐約,當地的死亡數字超過47000人。沒有調查便沒有發言權,2020年疫情剛起時,筆者在深圳生活了大半年,親身見證了深圳抗疫。

黃絲對內地的「動態清零」嗤之以鼻,然而死亡數字是最好的指標。不管你如何崇洋,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對新冠的態度是:為免傷害經濟,又囿於機械地理解「人權」、「私隱」等觀念,於是以「社會達爾文」方式來看待疫情,讓老弱的死去,換來青壯的自由和經濟的發展,至少是經濟不會被大幅拖累。本於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筆者無意深入討論美西方等國家的抗疫策略,但只要有得「㨂」,筆者當然希望家人在深圳生活,享受深圳市政府「老有所依 Ageing With Dignity」政策的實惠。畢竟家人長輩含辛茹苦地養大筆者,安份守紀地生活幾十年,默默為香港今天繁榮作貢獻,那怕只是很微薄的貢獻。長輩的命也是命,不應因為西方式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而無辜被犧牲。誠如深圳衛視報導所言:深圳人堅信,當一個人為社會奉獻一生後,決不應被置於疫情之中而自生自滅。

回望和紐約齊名又毗鄰深圳的香港,一河之隔,但抗疫成就大迥異,兩地長者命運也大不同。執筆之時,由2021年12月31日在香港爆發的第五波疫情已令9061名港人罹難,平均死亡年齡是85歲。相對深圳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香港瞠乎其後。

有朋友一直對筆者褒內地而貶香港,頗有微詞。筆者在此聲明,只是對香港愛之深,責之切。大家想像一下去年(2021年)聖誕節時距今天才4個月,當時這9061名港人還是活生生的,只是第五波疫情襲來,而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之中的打針率並不高,於是釀成今天香港的慘況。9061個家庭無語問蒼天。

無論如何為抗疫工作辯護,香港確實在2021年喪失了整整一年的「打針」最佳時機,以至大量長者和長期病患者,無法享有「疫苗屏障」。相反筆者十分支持政府,又遇上一位不是黃絲的家庭醫生,於是筆者在去年5月打了2針,去年12月初又打了第3針。打了針不代表不會染疫,但至少在「疫苗屏障」下極大地減低重症率。可惜特區政府是到了2022年3月時才如夢初醒,大力在長者和殘疾院舍「谷針」。筆者無意對即將換屆的特區政府「打落水狗」,但相信日後撰寫香港歴史的史家,自有公論。

往者已矣。筆者期望5月8日時李家超先生高票當選,然後為香港展開新章,在抗疫、保護長者、通關等方面,以「結果為目標」地施政,劍及履及地為港人謀福祉,也希望下屆政府不妨多參考毗鄰的深圳,更好地保護曾經為香港作過貢獻的長者們。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萬里馮論政|疫下港深兩地長者 命運大不同!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