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品評四方|致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公開建言

文/關品方

本人最近數月一直在大灣區,今天參加小型活動,紀念清華大學建校111周年。內地後起之秀不少,一派欣欣向榮,風和日麗,政通人和。

政通才有人和,很高興知道有「超哥聽你講」,李家超先生徵詢大家對香港未來有什麼好意見,同為香港開新篇。趁今天周日有閒餘,本人作為愛國愛港一分子,拉雜談一些個人意見,供新一屆特區政府參考。

本人認為,政府為民,目光向下,群眾路線,始終如一,十分重要。尤其需要貫徹到教育界和輿論界中去,培育愛國愛港的下一代。要從中小學生和年輕家長做起,目標造就一大批到2047年的接班中產團隊,届時平均年齡40到50歲。他們是下一個「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中流砥柱。

其次,要真正落實融入到大灣區,建議港深珠澳政府設立四方常設機關,經常溝通,全面落實「一國」主導之下的「兩制」互動共融。

再其次,整頓及優化公務員隊伍,建立有家國情懷的核心效忠團隊,打破僵化的AO及常秘制度,真正落實問責制,績效為本,問題推動,結果引領。為達到新陳代榭,要設有辭退機制。

而後,由國家領導人級別的賢能領導1500名選委,要成立常設機關,建立問責制度,有分工,有考勤,有任免機制,真正做到選委會是一支名副其實的由愛國者組成的治港團隊。

還有就是檢討基本法容或存在的四大未盡詳考的不足之處,適當地通過本地立法予以改善。23條本地立法不可再拖延,連帶國籍法要檢討拾遺,政黨運作和參政要有符合實際情況的規定,終審法院的設置及任命機制,新界原居民的土地繼承特權,都值得在總結過去25年實踐的基礎上,深刻檢討,展望將來。

期望特區政府能真正急市民之所急,辦幾件實事。第一和大灣區恢復有序恆常通關,第二考慮在大灣區選址建立幾個香港城。這是安居樂業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嘗試重點談土地和居住問題。

特區政府不可把新界以鄉村來處理,應該理解為真正意義上的衛星市鎮,港九新界一視同仁。 新界農地早已不是農地,長期自我限制,壓縮土地的綜合利用功能,非常浪費。城規的權力過大,容易被利益集團操縱,詳情在這裏不談。

港九新界今後長遠發展規劃,南金融北創科,這概念應該堅決落實。新界土地用作發展私人樓宇住宅,目前四級補地價格的機制應該檢討。要做片區宏觀規劃,而不是聚焦個別發展具體計劃,相對零碎地或推出拍賣或坐等申請。應以片區概念有創意地通過立法掃平覓地障礙。新界土地收回價格應設上下限和有效時限,讓持份者有迫切感,蘇州過後冇艇搭。

舉例,現時新界補地價平均1300元/呎,當年發展商大部分平均以200至300元/呎收回來,到今天已經賺了很多,還想要囤積居奇到幾時?當年俗稱letter B的土地債券,農地5呎換2呎,何不通過一籃子改為5呎換1呎。照顧利益集團牟利的慾望是目光向上,照顧普羅市民置業的期望是目光向下。兩者之間不是二選一,我賺你蝕,而是和為貴,合理分配。這些都可以通過法例來予以改變。

特區政府不應沿用類似科學園和數碼港的房地產模式來發展高新科技。不要建成硬件後仍舊抱着業主放租的舊思維,因為行之已無效,必須改變,不要讓其成為後勤企業的辦公室。

又例如有建議可考慮與珠海特區協調在桂山島建設新的貨櫃碼頭,現有的都搬過去,騰出寶貴土地以供市區的經濟活動,發揮都會的生活功能。港深珠澳如共同開發高新科技,可以考慮成為國際研發中心。人工智能,芯片,生物醫藥,基因信息分析,電動車,新能源,新材料,都是資金賦能的亮點,協助香港籌融資業務可加速發展。比較明日大嶼1000億元填海計劃,成本效益怎樣計算,如何評估?何者較為實際,何者有更多溢出效益?不言自明,專家學者會懂得計數。

土地政策應該充分利用立法,要懂得運用公權力來處理政治問題。例如1953年救災,石硤尾木屋區大火,5萬人無家可歸。徙置區1至6型乘時而興,一直發揮作用到80年代。又例如1966年,徙置區被確認是青年人暴力的溫床。這又是政治問題。當年是港英當局精英(由英國人率領250個AO主導的公務員隊伍)2%管治98%港人,二話不說,雷厲風行。上世紀80年代的十年建屋計劃,其實也是青年政策的一部分,是政治問題。針對總共180萬人口,其中80萬住進公屋(稱為廉租屋),另外遷移原本住在徙置區的50萬人,還有就是建設居屋,供20萬人以付得起的廉宜價格,自行購買居住。

現在回顧起來,當年的港英當局在居住政策方面,執行起來正是績效為本,問題推動,結果引領。1997回歸之後,董先生提出十年建屋計劃,要完成八十五萬個單位,公營私營兼顧,目標是到2007年,70%的香港居民都是業主。到1999年他宣布八萬五計劃不再存在。形格勢禁,十分可惜,原因複雜,三言兩語,難以解釋。

以公權力來解決政治問題,這方向十分正確。曾先生2004年繼任,重新提出港英時代的「積極不干預」政策,基本上不作為,取消了建屋專責小組。直到2012年,8年光景倏忽過去,平均每年只有15000個公屋單位建成,基本上沒有賣地,導致樓價飛漲。利益集團在幕後如何互動?留待下回分解。

直到2017年,特區政府宣布未來5年每年要有各15000公樓和私樓推出,仍然是水月鏡花,搞了一番大龍鳳覓地建屋,說來說去,反反覆覆,用廣東白話來描述,就是只見身郁唔見米白,什麼棕地農地郊野地,環保綠化護公園,都是那些講法,如今路人皆知。繼而推出要用1000億元在大嶼山填海,「十年有成」講住先,似乎畫餅可充飢。

居住問題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要立法解決。例如可以有政策上的安排,方便居屋買賣。政府可以採取賣殼不賣地的政策,土地永屬政府,樓價只按照市價的大約30%(即建築成本)來定出參考標準,這樣做置業者和銀行界皆大歡喜,交易頻仍,生意滔滔。其餘政策可以舉一反三,不外是傳統土地經濟學在地租方面的靈活應用。

本人1999年才從海外歸來,去日既遠,於港事知之不詳,只曾出任中央政策組特邀顧問前後共10年。特區問題如山積,有歷史和現實原因,也有內部和外部問題。為什麼政府「非不能也,實不為也」? 既是立場問題和心態問題,也是認識問題和路線問題。歷經三年來的經驗教訓,何謂深層次矛盾?大部分香港市民已有共識。不少KOL的意見都深刻有力。世界在變動中發展,香港也在變動中前進。希望從今年7月1日起香港展開新篇,希望在今後一段過渡日子,香港能夠深刻反省,休養生息,重整隊伍,改變思維,重新出發。寄希望於港人暱稱「超哥」的李家超先生。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品評四方|致新一屆特區政府的公開建言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