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疫下百業|通宵麵店苦撐 盼熟客疫後見「麵」

凌晨時分的灣仔靜悄悄,只有一間亮燈營業的粉麵店,鍋中的老湯熱氣騰騰,伴隨着讓人口水直流的香味,讓深宵夜歸人停下匆匆的腳步,一句「唔該一碗牛腩粉」,讓疫下冷清的鬧市街頭,增添了一點人氣。

小店負責人疫下堅守,生意不見了一大半,卻掛念着以前天天見面,疫下失去聯絡的老顧客,他告訴「慕名而至」的大公報記者,期望疫情過後,「老朋友可以再次見面!」

「的哥:間間閂晒,搵食好艱難」

第五波疫情下,社交距離措施收緊,沒了晚間堂食,市民早早回家,有的餐廳一過六時即刻收工;灣仔銅鑼灣一帶向來成行成市的通宵食肆,許多是早早掛起「免戰牌」。位於灣仔天樂里附近的這家粉麵店,疫下堅持不停業,成為深宵夜歸人的「醫肚救星」。

記者這一晚「慕名而至」,剛好有幾位剛下班的夜歸人,下單後站在店門口一邊刷手機一邊等取外賣。「由灣仔行到銅鑼灣,成條街得這間店開,我每星期都會來兩、三次幫襯。」陳先生作為跑夜班的的士司機之一,看向大街兩邊一個個已熄燈打烊的食肆招牌,他笑嘆,「我哋咁夜收工,好肚餓,間間都唔開門,搵食好艱難。」

晚上十點左右,陳先生從店員手中接過自己的牛腩河,再次回到了車的駕駛位上,打開四角閃燈與車內微弱的橙色燈光,很快就開始了他的晚餐。疫下沒了晚市堂食,車內空間既是司機師傅的工作崗位,又是每日的臨時食堂。

「生意幾難做,都要做!」

「生意幾難做,都要做!」粉麵店負責人邱師傅一邊切着牛腩,一邊告訴記者,店舖通宵經營到第二日五點半,八點半後會有另一班人來替,十點開始白天的營業。

「以前每日四個鐘的宵夜時間可是黃金時間,每日甚至有萬幾蚊的收入,好多顧客好似做電梯維修的、做保險的、夜班的士司機、貨運車司機……各行各業的人都會來一碗牛腩牛筋河粉。」

邱師傅說起疫情前的熱鬧時光,頗多回味。負責晚市的他,每天晚上有許多顧客經常都是收工後過來,先打聲招呼,然後放鬆地坐下來,一邊吃着熱氣騰騰的河粉,一邊談天說地。那是邱師傅忙碌而充足的時光,而現在的他,只能坐在空蕩蕩的店內,等着個別顧客或外賣電話,再捱過長夜,感嘆心酸。

「腩粉凍奶茶,唔該!」一個熟悉的聲音令邱師傅抬眼望去,「喂!好耐無見呀!你個囝點樣啊?」「個囝讀中五啦,我哋做維修周圍走,疫情搞到前段時間都無工開,呢排有工開咪過來咯!」幾個月未見的維修工老顧客如同老朋友一般熱切地聊天,邱師傅亦親自上陣,幫手一起煮河粉。

老顧客買完後匆匆離去,不過幾分鐘的簡單聊天又讓邱師傅回憶起,這位熟客以前常與妻子和兒子一同來食河粉,彼此間都已相熟,但自從此次疫情開始後基本沒再見這熱熱鬧鬧的一家人來過,今日是最近幾個月以來第一次再見面。

「其實熟客對我們來講很重要,以前可以幫襯生意至少八成不止,現在幾乎沒了一半,沒了熟客,可以講本都保不住!」邱師傅直言,熟客不但帶來生意上的直接利益,更讓他感受彼此之間一種互動情誼,會「做得開心」。

邱師傅慨嘆,疫情真的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疏遠了。提到一位他很有印象的熟客,據知是跑馬地一間餐廳的老闆,常在十點後與朋友兩個人來光顧,一周七日恨不能來六日,大家見面就會打招呼,但現在已經五個多月沒見面了,「大家本身沒留電話,又聯絡不到,是否執笠都唔知!」

在沒有晚間堂食後,灣仔夜生活幾乎消失,整條街十分冷清。

「買一碗外賣,都照送!」

在餐飲業打拚超過四十年的邱師傅,自2018年後接手管理這間店舖,事事親力親為。即使知道疫下每晚只有寥寥幾十甚至十幾單生意,他依舊照常開工,每晚都會用數個小時炒製燉煮牛腩牛筋的香料。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一邊將各種香料倒在一口大鍋中不斷翻炒,一邊解釋,「店裏只有我能做這個工作,重點要掌握好火候,炒太久容易變苦,現在年輕人沒有老一輩的經驗,其他人做不來。」

儘管邱師傅有着敬業樂業,支撐店舖的信念,事實上,近幾年因為各種事件影響,加上租金、食材等的瘋狂加價,店舖生意一直在走下坡路。被問及是否考慮過漲價時,邱師傅卻直搖頭,「固定價錢,無得加價」,隨後又無奈笑稱,現在晚上宵夜時間只有幾千元的收入,本來就沒什麼生意,哪還能加價!不過,對於疫情後的日子,邱師傅仍然抱有希望,「等疫情結束,大家恢復生意,各位老朋友又能再次見面。」

凌晨兩點,店內電話又響起了,一份簡單的外賣訂單,店員把河粉打包好,邱師傅提起打包袋,「就算只買一碗我們都照樣會送!」

(來源:大公報)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疫下百業|通宵麵店苦撐 盼熟客疫後見「麵」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