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私隱公署檢視香港十大最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包括Facebook、Facebook Messenger、Instagram、LINE、LinkedIn、Skype、Twitter、WeChat、WhatsApp及YouTube,今日(12日)公布檢視結果,包括私隱功能、私隱政策及私隱版面易用性。
私隱公署指,所有被檢視的社交媒體都有擬定私隱政策,且收集個人資料的種類繁多,均在私隱政策中列出會將用戶個人資料轉移到其附屬公司。所有受檢視的社交媒體都會收集用戶的位置資料,無論是精準或粗略位置,當中大部分會儲存用戶的信用卡資料。
在個別社交媒體中,Twitter、WeChat和YouTube的私隱政策的易讀性評分最高,但Twitter沒有提供中文版本的私隱政策,可能會令不諳英文的用戶難以掌握社交媒體在處理個人資料方面的政策。Facebook、LINE、WeChat和YouTube都容許用戶向特定對象發布內容,或按預設組別發布內容,而且可在發布後再修改有關內容的私隱設定。
在預設私隱設定方面,只有Skype和YouTube預設將用戶的年齡及電話號碼隱藏,其他則預設公開用戶的年齡、位置、電郵地址或電話號碼等個人資料。在所有被檢視社交媒體中,WeChat未有在即時通訊功能中在用戶傳送訊息時採用端對端加密,LINE未有提供雙重認證功能。
私隱公署向社交媒體營運者提供建議,應持續採取「貫徹私隱的設計」,向用戶提供更多私隱相關功能,避免收集超乎所提供的服務所需要的資料,主動應對「起底」、「數據擷取」或其他非法行為,限制搜尋用戶的方式。
私隱公署亦建議用戶細閱社交媒體的私隱政策、開設專為社交媒體而設的電郵帳戶,並只提供必須的個人資料,將個人資料隱藏並設置最高私隱權限;同時應避免在公共Wi-Fi或不安全的Wi-Fi連接下在社交媒體進行交易,減低信用卡資料外洩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