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牽動社會各界的關心。香港有團體在2月底聯合發起「同心同行 一路有我」愛心車隊行動,支持香港特區政府抗疫。據了解,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現時有超過100名的義工司機協助服務,醫護人員只需在專用的手機電話程式中,提早數天預約服務。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將根據預約訂單位置,發給鄰近各區的義工,以便更快為醫護人員提供服務,讓他們可以免去等車候車之苦,以安心、舒適、快捷地到達抗疫現場,爭取更多時間休息,專心照顧患者。
【愛心車讓醫護爭取多些休息時間】
義工黃志聰是一名的士司機,他在幾星期前開始參加「同心同行 一路有我」愛心車隊行動。在九龍區義載工作中,他平均每天幫助2至3人,常常往來瑪麗醫院、機場亞博館。為前線醫護提供義載的日子中,他接送不少護士、醫生,令他親眼見證一線抗疫工作人員辛勤勞動。
「曾經接載過一名護士,她告訴我,在醫院做完『一更』,又要立即去亞博館;亞博館的工作完成,又不敢回家,搞得連休息的時間都沒。」黃志聰說,很多醫護表示,幸好有愛心車接送,可以爭取多些時間休息,提高工作效能,幫助更多病人。現在病人太多了,他們都在等候醫護人員的照顧。
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早前更收到來自瑪麗醫院的感謝狀,黃志聰表示,司機們知道消息後都十分開心,亦令他們十分鼓舞。疫情持續,醫護人員在前線拚搏,只要能略盡綿力,相信大家都會盡力去做。
另一名義工梁國偉同樣是的士司機,他兩星期前響應的的士司機從業員總會的呼籲,投身成為愛心車隊義載服務,協助接載有需要的醫護人員,讓他們可以爭取更多時間休息,以安全的方法到達抗疫現場。他主要協助沙田區的醫護人員,至今已協助十多人。
【「救援車救的是我們自己」】
梁國偉表示,義載服務期間,讓他了解到醫護人員的辛酸:「每天的報章和新聞都有上萬宗個案,病逝者不斷增加,這些消息都給醫護人員很大壓力,抗疫期間他們疲於奔命,家庭與工作之間都難以兼顧,透過我們的服務,他們可以在休息,亦可以免去等車的時間,多一分時間休息,為應予之後抗疫工作。」
第五波疫情持續,每日都有上萬宗的確診個案,接載前線抗疫的醫護人員上班、下班,都將面對潛在風險。梁國偉坦言擔心「中招」,所幸家中沒有長者,只有妻子及兒子,他表示唯有做好自己,現時他已經接種三劑疫苗,每天開工先為全車進行消毒,行車時會打開三分之二的窗口,後座窗戶同樣打開,已達至通風的效果。客人離開後會向座位噴灑消毒酒精,盡力將風險降低。
梁國偉表示,現時疫情十分嚴重,一線抗疫工作人員都十分辛苦;愛心車隊義載服務幫助不少人,而且是跨界別相互支持,每一個接送服務都是感人故事,愛心抗疫的士成了「救援車」,救的是我們自己:「義載服務也充分表現出愛心的傳遞,齊心抗疫,大家互相扶持、互相鼓勵,我們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抗疫仗,只要服務繼續,我一定會繼續參與的!」
(點新聞記者賢仔報道 / 攝像:任青;視頻剪輯:Sum)
相關閱讀
【抗疫前線心聲系列】
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至今未有緩和趨勢。連日新增確診五位數,抗疫進入持久戰,公營醫療系統飽和,隔離設施亟待增加,市民手停口停,抗疫前線人員疲憊不堪⋯⋯幸而,在中央關懷、內地支援之下,香港抗疫工作有了些許曙光。點新聞記者陸續訪問了社區幹事、醫護、義工等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面對疫情,他們百感交集,疲憊卻又充滿鬥志,讓我們一同聆聽,來自抗疫前線的心聲,分憂解憂,同心抗疫。
抗疫前線心聲 | 六旬社區工作者:21名康復者加入義工隊伍 力所能及助人最開心
抗疫前線心聲|地區義工的奉獻:補政府不足 「哪裏有需要就去哪裏!」
抗疫前線心聲|私家醫生的無私:報名戰疫 對兒子說「媽媽保護了病人就是更好的保護你!」
抗疫前線心聲|註冊中醫師的堅定:去不了「港版方艙」 我們也在日日診療新冠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