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稀思路/筆是機場
曾經有段時間,大家上網,會睇到有人話「中咗(新冠)咪當感冒囉」、「瞓幾日咪無事」、「可以攞正牌唔返工」,「與病毒共存」嘅說法甚囂塵上;不過,自從本港出現越嚟越多確診、死亡個案,一班擁抱西方「共存」思想嘅攬炒分子,已經少咗講「與病毒共存」,因為佢哋知道,中咗新冠,真係會死人!其實,中咗新冠,就算唔死、無重症,一樣可以好大件事,前新聞主播、攬炒分子柳俊江,曾一度以為自己感染新冠如被「行宮刑」,就係一個好例子!
反政府傾向極為明顯嘅柳俊江,之前就自爆染疫,隔咗一個多星期,就透露自己已經康復出院,而「出院第一件事,就是想環繞港島行60公里慶祝,可惜由中環行到去赤柱時已感疲累,最後只走了約34公里就放棄」;不過,佢當時就唔認為體力下降係Omicron後遺症,仲話「如果有後遺症,我一出嚟就走到三十幾K咩?相比病毒嘅影響,十幾日不見天日嘅隔離生活,對健康嘅破壞仲大」,結果點呢?
日前睇新聞,就見到柳俊江「再次分享」近況,據報,佢話自己發病咗已經一個半月,但氣管仍然不太舒服,經常有痰、想咳同口乾,甚至唱歌「唱唔到平時可以達到嘅高音位」;重點嚟喇,佢仲話自己曾想同女友發生某種「行為」,不過當時「力不從心」,好彩之後都可以「開心、溫馨」返。柳俊江係咪完全恢復「某功能」?可能真係得佢自己先知,但好似電視廣告話齋,「中咗新冠,得咗重症,咪仲大件事!」香港人必須知道,感染新冠病毒,就算無死亡、重症,都可以有後遺症,就如有運動習慣嘅柳俊江,都會氣管差咗,「影響跑步」。
老老實實,好似柳俊江咁,感染後身體狀況變差,已經算係「不幸中嘅大幸」。睇返最新數字,第五疫情累計已經有數十萬人受感染,至今錄得4066宗死亡個案,死亡率為0.56%,係一個相當高嘅死亡率。如果根據呢個數字做推算,即係每一萬人,就有超過50人死亡,如果有100萬人感染,就有超過5000人死亡;喺死亡人士當中,絕大部分都係60歲或以上嘅長者,亦係市民嘅父母、祖父母輩最為高危。所以,面對世紀病毒,全港市民都應該小心應對,切勿相信「共存」謬論!
可能有人會覺得,極少數人士因為新冠病毒死亡,總好過社會「停擺」,商戶做唔到生意,市民去唔到「日本旅行」,但筆者想指出,有個道理叫做「針唔拮到肉唔知痛」,如果感染病毒去世嘅唔係大家嘅身邊人,大家可能講得輕鬆;但如果染疫身亡嘅係自己親人、朋友,大家仲可唔可以講得咁輕鬆呢?更何況,人命就係人命,根本唔應該放棄每一個人嘅生命,呢個亦係我哋國家所講「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嘅道理。至於一啲選擇「與病毒共存」嘅國家,大家有冇諗過,其實佢哋未必想「共存」,只係佢哋政府,根本就辧法「清零」,所以用上糖衣包裝抗疫政策嘅失敗,表示實行「與病毒共存」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