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慧說法|死亡人數更勝Delta變種 Omicron如流感論該休矣!

 

文/鄭久慧

最新死亡數字駁斥了本港一名專家教授日前的推論,他指「預料未來Omicron將如流感」,事實是Omicron造成比其他新冠變種病毒更嚴重的死亡!

一、美國Omicron死亡人數更多於Delta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死亡數字統計部主管Robert Anderson日前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指出因Omicron傳播迅速,感染人數劇增,因而導致更多人死亡。

現時Omicron變種佔美國所有新冠確診病例的99.9%,上周全美每天平均死亡約2200人,遠高於兩個月前Delta變種肆虐期的數字,也是自2021年2月以來最高的單日死亡人數。而CDC總監Rochelle Walensky上周三(1月26日)亦在白宮記者會承認死亡人數較上周大幅攀升21%,CDC研究顯示Omicron每1000例中就導致9人死亡!

二、澳洲與Omicron病毒共存死亡倍數攀升

澳洲實施「與病毒共存」後,倒霉地遇上Omicron大爆發。今年1月12日醫學研究指出,澳洲九成個案為感染Omicron病毒株,造成醫療系統癱瘓,ICU病床嚴重緊張,死亡人數不斷攀升!

與香港人口相若的新南威爾士省(約800萬人口),由1月11日至30日,總死亡人數已經高達605人,更呈現倍數計的攀升,例如1月28日單日死亡29人,到了1月30日已暴增至52人,料死亡人數將進一步攀升!

三、日本Omicron大爆發 日增8萬新症 香港須警惕

駐日4萬美軍不戴口罩四處播疫,再加上Omicron「免疫逃逸」,檢測難度高,日本Omicron疫情嚴重失控!從去年12月26日的單日新確診僅29宗,暴增33倍至今年1月6日的981宗,再劇增近百倍至1月29日的84795宗新症!

日本大城市人口密集,居所擠迫,近似香港,Omicron在人群中以幾何倍數迅速蔓延!日本的人口中位數是47.3歲,香港則為44.4歲,疫情爆發至今,60歲及以上的長者死亡數約佔了日本總死亡人數的九成三,一旦香港失守,日本長者的超高死亡率就是香港的前車之鑒!

四、引發「與病毒共存」憧憬專家教授是否武斷?

一問專家教授,Omicron去年11月才在南非被發現,2個月後,你即推斷「預料未來Omicron將如流感」,現在多國的總死亡數字均證明Omicron傷害超越其他新冠變種,你作何解釋?

二問專家教授,Omicron面世後不足一個月內即擴散全球,一路「攻城略地」,成為主流新冠病毒株,即使初次染疫症狀較輕微,但再度染疫會否造成嚴重併發症,特別是對於老年患者的影響,仍未有確實統計數據。你急不可待作出推斷,是否武斷?

三問專家教授,你是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在醫院最爆棚的內科具長年臨床經驗,不可能不知道時值冬季流感高峰期,公立醫院每日急症求診人數屢創新高,數以千計,而內科病床長期爆滿,走廊、廁所外放滿臨時病床。香港醫療資源非常緊繃!此時斷言Omicron勢變流感,若市民疏於抗疫,新冠與流感兩路夾擊,香港公營醫療勢將崩潰!這是你想見到的局面嗎?

四問專家教授,作為行內人,你不可能不知道香港公院ICU病床僅200餘張,在發達地區中算非常少,而且不少病床已被等待器官移植的重症病人佔用,可留給新冠垂危患者的真不多。世界各國數據均顯示,長者及體弱者罹患新冠後,重症及死亡率非常高。一旦疫情爆發,他們最需要ICU的救治來挽回生命。試問你怎忍心為香港貢獻一生的200萬長者,一萬人競爭一張ICU床。一張ICU病床救了甲,輪不上的乙丙丁戊…就會死!香港ICU病床受限於醫護人手,2019年疫情爆發前僅200多張,2020年疫情爆發後仍為200多張,資源嚴重不足,以致去年1月,10名來自不同公立醫院的ICU醫生要聯名發論文「吹哨」!而去年12月初澳洲「與病毒共存」後,今年1月初至今新南威爾斯省的新冠重症已持續佔用逾180張ICU病床。加拿大安大略省人口是香港2倍,ICU病床總數是香港的十倍(2436張),到昨天逾600張ICU病床已被新冠重症佔用!一旦香港市民因憧憬「與病毒共存」疏於抗疫,請問你,病床少得可憐的香港ICU是否將出現歐美「關呼吸機」的情況?

五問專家教授,市民抗疫2年,難免疲勞,令社會誤以為「與病毒共存」可行,大眾難免放鬆抗疫,特別是正值農曆年,群聚足以造成萬人確診!在明知香港醫療嚴重緊張的內情下,提出「新冠或漸變流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不僅令700萬市民的生命懸於一線,亦將你無數醫護同袍的安危置於險境,須知西方與病毒共存,大量醫護染疫倒下,最終醫療系統崩潰!身為港大「明德教授」的你,應否秉持「明德格物」的校訓,徹底研究清楚Omicron的本質,才向公眾發表醫學意見呢?

總括而言,新冠是世紀疫情,已造成全球3億人染疫,566萬人死亡,多名本港專家學者連日疾呼,新冠絕非流感!適逢農曆新年,全港700多萬市民應齊心協力挺過這一波疫情,守護老弱,留家抗疫,爭取切斷傳播鏈,達至「動態清零」的目標,一起守住香港這個家!

(文中觀點乃作者論述,不代表本網立場)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久慧說法|死亡人數更勝Delta變種 Omicron如流感論該休矣!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