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4屆年會於今日(18日)舉行,受疫情影響主會場設在香港,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舉行年會。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香港中聯辦副主任盧新寧等出席年會。世界中文報業協會首席會長、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在致辭時表示,在國際形勢日益複雜嚴峻的背景下,中國的發展道路經常遭到歪曲和詆譭。作為與新時代中國發展息息相關的世界中文報業,理應責無旁貸地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這個神聖的使命。
姜在忠指出,善於從小切口找共情點,才能講述好中國故事。他形容,正所謂「一個好故事勝過一打大道理」,只要媒體在報道講述中,善於發現挖掘故事裏生動的細節和豐富的情感,就可以跨越文化和地域的藩籬,達到直抵人心、潤物無聲的傳播效果。
姜在忠認為,打造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才能傳遞好中國聲音。要讓國際社會更好地理解中國道路、中國模式、中國崛起,媒體在報道中就不能講大而無當的空話套話,不能搞正襟危坐的理論宣講,不能局限於非此即彼的觀念陳述和價值論斷,不能搞人云亦云的簡單轉述,而應該用海外受眾習慣的話語體系和表述方式,詮釋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背後的必然邏輯,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國際社會的輿論認同和情感連接,達到國際傳播扎實落地的良好效果。
姜在忠續指,只有注重提升中華文化的感召力,才能不斷增強中國形象的親和力。媒體應該注重挖掘和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理念,宣傳中國人「大道之行 天下為公」的價值理想和「美人之美 美美與共」的包容豁達,通過開展多層次的文化交流,增強「近者悅 遠者來」的文化感召力,以文載道、以文傳聲、以文化人,向世界展現更為豐富多彩、生動立體的中國形象。
當前,科學技術的進步、傳播渠道的多元,顛覆了傳統媒體主導的國際傳播格局和傳播生態。姜在忠表示,中文報業既應發揮傳統媒體的固有優勢,又應充分利用網絡新媒體的交互性、參與性、便捷性等特點,整合各類資源,形成傳播合力,通過內容、形式、話語的全面創新,不斷提高國際傳播影響力和國際輿論引導力。相信未來在全方位多維度「講好中國故事」上,中文報業尤其是海外華文媒體將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相關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