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新聞 |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每日點新聞 點解香港事
下載APP
標籤

熱點追蹤|施政報告關注青年 各政策局應快步跟上主動作為

文/垚森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晚(6日)出席幾間電視台合辦的施政報告論壇。有記者問,行政長官你剛上任時表示要與年輕人同行,現在時隔四年多,你覺得你有沒有放棄年輕人,包括一些與你意見不同的年輕人?

林鄭月娥答道:「我還是要堅持依法辦事。曾經有些人說『你說不放棄年輕人嘛,他在黑暴期間犯了法,你放過他啦』。這件事,做不到。香港是法治社會,這樣的訊息對於香港的法治是非常不好。」

林鄭月娥說,她作過努力,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如果社會暴動期間青年犯下非嚴重罪行,而他願意承認自己做錯,執法機構可以用警司警誡或是簽保守行為處理,但可惜實際使用的個案不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年輕人不肯認錯。而是誰令他們不肯認錯?恐怕有一些人、傳媒、社交媒體美化了他們的行為,這樣做是非常對不住青年人。

林鄭月娥又表示,無論如何,青年人即使承受了法律後果,進入懲教機構,政府也不會放棄他。

林鄭月娥出席施政報告論壇。(網上直播截圖)

翻看今年的施政報告,在「維護國家安全」一節明確指出:「通過不同活動和模式,加強國安教育,提高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人的守法意識和國安意識。」「在保安局局長領導下,六支紀律部隊和兩支輔助部隊都致力加強培育青少年正向思維和守法意識的工作」。施政報告還特別點出懲教署,指懲教署會推出「並肩同行」計劃和設立「正向實踐坊」,協助在囚青少年。

施政報告提到紀律部隊的青年工作,實在很有必要。以特首專門點出的懲教署來說,其2020年度年報顯示,署方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對在囚人士,尤其是因為修例風波入獄的青少年的教育工作,例如香港國安法、「一切從歷史出發」教育活動等。但署方的工作仍有可提升之處。例如之前有「黃媒」報道提及,原來在囚人士在《蘋果日報》「執笠」前,是可以訂閱這份報紙。為何這份長期反中亂港的報章可以堂而皇之進入懲教機構,供在囚人士閱讀?懲教署當前的青年工作中還有無類似漏洞?如何加強對因為修例風波入獄的青少年的思想矯正工作?署方應跟從施政報告部署,進一步優化其工作。

約3萬多字的施政報告正文,「青年」一詞被提及25次,當中第八節更是直接以「培育人才及青年發展」為題,聚焦青年事務。施政報告還提出,重組民政事務局為「青年及地區事務局」,為促進及支持青年發展提供一站式平台。

如果「紀律部隊」是「武」,那么政府的各個政策局就是「文」。青年工作也絕不只是新提出的青年及地區事務局一家的事。做好香港青年工作,需要各政策局協調配合,全面發力,否則光靠「青年局」一家之力,恐怕也是獨木難支。

以與青年人打交道最多的教育局來說,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本學年已開始在中四年級推行。但有前線教師反映,該科尚未有已編成的教科書,部分教師在授課時無所適從。根據消委會收集的新學期學校書單顯示,約60%受訪中學尚未落實該科目的用書,約30%中學則安排學生購買由個別出版社出版的通識教育銜接教材,其餘中學轉為由校方提供自編教材,或是書單未有列出該科目。顯然,沒有教科書的公社科猶如「無軌電車」,這種情況無疑對學生及教師都不理想。教育局是否應行前一步,主動組織力量,盡快編寫公社科教材?倘若繼續由各民間出版社各自編寫,再參照原先通識科的「自願送審」計劃送審後再修改,只會是事倍功半。

同樣在教育領域,香港青年的中國歷史及中國地理常識水準也相當堪憂。筆者試過被香港朋友詢問:「江蘇係咪一線城市呀?」可見提問人身為中國公民,竟連江蘇是個「省」都不了解,實在叫人哭笑不得。不少香港青年習慣接受西方傳媒敘事,關心所謂的新疆、西藏「問題」。但若擺出一張中國地圖在他們面前,請他們指出新疆、西藏在哪裏,又有多少人能答對呢?又比如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黃河,哪條較南,哪條較北?這些作為中國公民理應脫口而出的答案,不少香港青年聽了恐怕要「𢱑頭」。在基礎教育階段加強中史和中國地理教育,刻不容緩。施政報告新提出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也可透過舉辦各類活動與競賽,加深青年對國家歷史與地理層面的認識。

再比如,看似偏重技術工作的通訊局,實際也於青年工作息息相關。香港民眾直到近幾年,才能在免費電視中收到看中央電視台的一兩個頻道。為何同在一個中國,香港市民卻無法打開電視收看國家大江南北的電視頻道?回歸24年,負責免費電視服務事宜的通訊局有無主動作為?政府鼓勵青年前往大灣區、前往內地開拓自己的視野和事業,但卻連最簡單直接的了解內地最新情況的渠道也不主動提供,是否合理?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很重要的一點是文化上的融入。倘若能實現中央級乃至省級電視台在港落地,青年們透過小小遙控器,一按便可了解國家發展,對本港的青年工作來說,實在是大功一件。

林鄭月娥在回應港台記者提問的最後說:「我們不會放棄年輕人,也希望年輕人不要放棄自己,家長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子女。我們每個人都要出一份力,令我們的下一代健康成長。」

香港青年們應自尊、自愛、自立、自強,擺脫「政治上腦」的魔咒。叫政治口號永遠是最簡單而毫不費力的。但青年們應該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踏實努力,才能讓香港變得更好。香港以往的經濟成就並非任何人恩賜,而是香港市民踏實努力的成果。解決香港當下面對的問題,不應諉過於人,或整日想着一走了之,而是應該用勤奮努力、科學理性的態度,一步一腳印,開創屬於香港和香港青年的新局面。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熱點追蹤|施政報告關注青年 各政策局應快步跟上主動作為

收藏收藏
取消收藏取消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