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假扮空置樓業主賣樓呃逾6000萬 大狀等12人被捕

警方昨日(1日)於全港多區進行拘捕搜查行動,拘捕12人涉嫌串謀詐騙,包括8名本地男子及4名本地女子,年齡介乎30至64歲。他們是案中主腦及骨幹成員,包括大律師、事務律師、法律行政文員、地產代理、財務公司人員。他們涉嫌利用傀儡使用虛假身份證冒充業主,經律師樓盜取8個物業的業權。傀儡其後將物業抵押予財務公司申請貸款,其中有幾個物業更被犯罪團伙出售,涉款6270萬元。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警司李慕賢今日(2日)在記者會上指,去年底接獲市區重建局轉介,有騙徒假扮去世多年的業主佔據物業並向當局出售物業牟利,商罪科至今發現8個物業,在去年5月至今年3月期間被騙徒非法挪佔,涉款6270萬元。

警方拘捕12人涉嫌串謀詐騙,包括大律師、事務律師、地產代理等。(直播截圖)
警方展示的騙徒騙案過程。(直播截圖)

犯罪集團串謀律師樓及財務公司,僞裝成一些舊樓業主賣給其他人,涉嫌串謀詐騙。警方行動中搜查涉案物業買賣、貸款、銀行文件,電話以及電腦。警方已經鎖定在逃人士身份,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警方相信已經破獲一個跨專業界別的犯罪團夥。

警方商業罪案調查科督察魏家傲提醒,市民進行樓宇交易時要經過信譽良好的律師樓,律師樓要查核交易的真確性,進行盡職審查可以預防騙案。市民購買物業時應該實地視察物業,進行樓價評估,或參考附近單位成交價,留意是否低於市價出售。他又呼籲,業主如果持有空置物業,應該定期視察單位狀況;業主可以訂購土地註冊處「物業把關易」,如果有人遞交物業相關文件,業主可收到電郵提示。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

涉假扮空置樓業主賣樓呃逾6000萬 大狀等12人被捕

收藏收藏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