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港18區已有200多名攬炒派區議員辭職。點新聞今日(22日)舉行第9期社區論壇,由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陳勇及新社聯副理事長李世榮主持,邀請立法會議員周浩鼎、馬鞍山南分區委員會主席招文亮、沙田圍分區委員會主席姚嘉俊、葵青區議員梁嘉銘,圍繞「攬炒派區議員未DQ先着草 區議會服務空白如何填補?」這一話題進行熱烈討論。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陳勇表示,無論是疫情期間派口罩、酒精,抑或是幫忙登記,一直以來都只有愛國愛港者是真心實意服務街坊。現時政府每年分配給區議會的撥款相當多,認為可以將相關公帑分配給分區委員會等組織,相信可以更好地用以地區服務。另外,大批攬炒區議員辭職後,辦事處亦清空,他建議政府可以將相關資源提供給社團及社福機構,以此達至便民利民的目的。
新社聯副理事長李世榮指,大批攬炒區員辭職後,區議會職位出現空缺,特區政府應該「變陣」,想方法填補空缺以維持社區服務正常運行。現時部分地區的區議會僅剩兩、三個人,幾乎無可能正常運作,李世榮呼籲政府將分區會、防火會、滅罪會的主席,與其他正義的區議員共同維持地區服務正常運作。
立法會議員周浩鼎指,「攬炒罪惡滔天,着草早走早着」。參與公職人員宣誓條例時,都有提及攬炒區員辭職相關事項。他直言,有「黃絲」以為大批區議員辭職會對區議會造成很大影響,而所謂的影響實則是改善,形容攬炒辭職是區議會戒「獨」。他指,現時區議會中有很多愛國愛港人士義務服務,而區議會作為諮詢架構,其性質與分區委員會有重複,相信可以被取代。
葵青區議員梁嘉銘回憶,葵青區議會第一次開會時,攬炒派大唱「港獨」歌曲,嚴重有損區議會的莊嚴。她批評在攬炒派操控下的區議會是浪費公帑。有街坊投訴攬炒派不做事,現時辭職更是尋求幫助無果,令人感到十分茫然。她認為,分區委員會的組成頗有代表性,認為相比區議會,分區委員會更加貼地,能夠更集中反映意見。
沙田圍分區委員會主席姚嘉俊表示,「區選齊上齊落,宣誓轉彎有落」。現時攬炒區議員辭職,多出近一半的職位,他建議政府將區議員和分區委員會合併。又指分區委員會早於1972年就已經成立,不是新事物。他強調,現時近一半區議員辭職,需考慮區議會運作是否仍能維持順暢,而分區委員會的各位成員,都是來自各界基層人士。他希望充分發揮分區委員會的作用。
馬鞍山南分區委員會主席招文亮指,「攬炒議員齊反口,着草較腳乜都有」。在攬炒派的衝擊下,區議會已經失效,將政府撥款「益晒自己友」,認為應盡快改善此類情況,例如委任防火委員會等組織的主席等進入區議會,令僅存的攬炒派無法再為非作歹,而區議會可恢復服務民生的本質。
另外他認為,分區委員會的很多成員在地區事務都很有代表性,例如學校校長、NGO負責人、屋苑法團主席等等,他們都很緊貼地區事務,但遺憾現時運輸署等政府部門未有派代表出席分區委員會,導致缺少即時回應,影響地區服務,希望政府充分利用分區會作用及增加分區會的功能。
(點新聞記者李九歌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