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屯赤隧道)去年年底通車,由於「屯門西繞道」未能落實,令屯門出現交通擠塞。立法會議員麥美娟今日(21日)與多名工聯會社區代表會見運輸署助理署長李艷芳,要求部門疏導屯門交通擠塞問題,盡快落實屯門繞道。
麥美娟表示,一直十分關注屯赤隧道通車後的情況,工聯會收到不少市民的意見反映,雖然疫情影響下車流量減少,但屯赤隧道通車後,以皇珠路為主的交通幹道經常因多車而引起擠塞,對區內至元朗的市民造成不便。原本有助改善區內交通的屯門西繞道又於去年更改方案,改行屯門東後的新方案「屯門繞道」最快亦要在2036年完成,情況令人擔心。
運輸署在屯赤隧道通車前已經預計屯門公路及皇珠路的交通流量將會增加,並在通車初期曾呼籲駕駛者可使用其他道路,如鳴琴路、青雲路、龍門路等進入新隧道,預期皇珠路的交通情況直至2026年仍能維持可控制的水平。
麥美娟指出,會上署方回應指已有短期及中期的改善措施,未來將為屯門區進行多項改善工程,包括將擴闊鳴琴路、龍富路,增加額外兩條單線行車道,避免行駛有較多交通燈的龍門路路段,鳴琴路工程預期2025年完成;中期而言,署方將為現有的屯門公路(市中心段)及皇珠路連接路擴闊4米至5米,改為兩條行車線,工程預計2031年或之前完成,期望在屯門繞道通車以前,盡量緩解區內的交通擠塞。
此外,因應未來大灣區的發展,考慮疫情緩和後兩地人流將日益頻繁,為配合市民的交通需要,工聯會多名社區代表亦於會上向署方反映,新增來往屯門、元朗及港珠澳口岸小巴線,署方表示將對有關建議進行研究。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