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1日)是中國空軍殲-20「威龍」隱形戰機首飛10周年。微博「航空工業」發布宣傳短片,祝殲-20「生日快樂」。
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日前發表一篇文章,回顧殲-20研製發展的歷史。文章說,航空工業就在「生產一代、研製一代、預研一代、探索一代」方針指導下,在預研、論證以及一輪又一輪的迭代過程中加緊攻關:先後完成四代機總體方案確定、提出工藝製造技術攻關項目、完成相關功能樣段的設計與製造、完成四代機1:1全尺寸展示樣機製造。數字化協同平台、三維仿真設計裝配、內埋式主武器彈倉,一系列前瞻探索,為後續研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文章指,10年來,從首飛到公開亮相珠海航展,從亮相朱日和軍演場到列裝作戰部隊,從形成戰力到飛過天安門接受檢閱,首飛10年以來,殲-20已經取得多項進展。從指標體系、內埋武器數量、人機工效、製造裝配、試驗試飛、保障模式等各個方面,形成了一套科學的、系統的、針對性強的符合現代作戰需求的科學方案。先後完成了「系統革命」,實現了座艙的最佳人機工效,科學減重達200公斤;通過建立一套純軟件驗證環境,僅用十天就完成了原本需要三個月的測試工作量;攻克了號稱「飛躍之框」的整體框製造,再破「亞洲第一框」記錄;按照「性能需求、開發研製、評估驗證」循環推進思路,讓試驗、試飛、定型工作在短時間內取得重要成果。



稿件由上傳 · 文責自負 · 不代表本網立場